【摘要】隨著混凝土的日益成熟的施工工藝,消除混凝土表面泛堿現象一直以來是建筑各界人士攻克的一個難題,本文簡單闡述了針對市政道路人行道混凝土磚表面泛堿現象的原因分析與防治措施。
【關鍵詞】人行道混凝土磚;泛堿;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U415.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544(2015)08-0168-01
建筑行業(yè)施工中處處可見混凝土工程,它的可靠性、實用性、耐久性相比其他材料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隨著城區(qū)擴建,一條條新建的市政道路展現在人們面前,當你走在涂鴉的各類色彩斑斕的人行道中,心情也會隨著腳下這片人行道磚變得舒暢起來,這種心情伴隨著彩磚面上一片片的白色泛堿現象埋沒,它不是施工質量不合格原因造成的,它是混凝土缺陷代表之一“泛堿”形成的。為了能消除混凝土這點欠缺,更好的能夠保持混凝土表面色澤的耐久性,建筑行業(yè)各界專家人士也是想過很多辦法來解決攻克這一難題,但由于各地域的地質材料、水質、地域氣候濕度、氣候溫度都存在差異,要想徹底解決混凝土泛堿形成,這就必須要結合地域情況預防泛堿形成。我們都知道引起混凝土泛堿的原因是水泥中的硅酸鈣,遇水后發(fā)生水化反應,形成游離鈣、硅酸和氫氧根,混凝土的不密實性決定了成品混凝土有一定的含水率。當成品混凝土含水時,水可以沿著毛細孔上升,此時,成品混凝土中的化學鹽分被水帶出并附著在水泥制品表面,同時成品混凝土中的其他鹽分如氫氧化鈣等物質也會隨之析出。到達成品混凝土表面后,隨著水分蒸發(fā),這些物質殘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狀晶體,促使混凝土表面泛堿現象產生。
新疆克拉瑪依市全境大部分地區(qū)為弋壁荒漠,從南到北,土壤分布依次為棕鈣土、荒漠灰鈣土和灰棕色荒漠土.土質低劣,遍地砂礫,不少地方土壤含鹽量高.因缺雨水沖刷,鹽分板結在土壤表層上,形成嚴重的土壤鹽堿化.境內“白堿灘區(qū)”就是因遍地白茫茫的鹽堿而得名。由于生產人行道磚采用地處偏遠地區(qū)購置的原材成本費用昂貴,克拉瑪依地區(qū)彩磚廠家普遍生產的人行道面磚都是使用本地砂石料,這些材料基本都含鹽,鋪裝后的成品泛堿現象嚴重。質監(jiān)站對現行市政道路驗收過程中針對人行道泛堿現象提出建議要求避免人行道出現大面積泛堿,公司應對質監(jiān)站這一要求查閱收集了消除泛堿現象的相關業(yè)界論文資料等,結合自身條件,通過利用我單位正在施工的(克拉瑪依市城南商業(yè)中心四條道路及系統(tǒng)配套工程、田園生態(tài)住宅區(qū)配套兩條道路及系統(tǒng)建設工程(文軒路)這兩個依托項目,運用掌握的各種資源信息資料及購買的抗堿劑進行現場反復試驗,試驗最終結果取得了成功,消除了人行道磚大面積泛堿現象的形成。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如何避免人行道磚形成大面泛堿的基本要素:
1、了解混凝土易產生泛堿的原因①水灰比過大。水灰比過大使混凝土內游離水增多,混凝土泛堿的可能性增大。②與水泥本身有關,部分c3a含量低的水泥水化速度慢,容易產生泛堿。③外加劑摻入過多也會增加泛堿的程度。④在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集料配方面,砂率過小或級配不良的拌和混凝土容易出現泛堿。⑤混凝土原材料含可溶性鹽和堿量過高,在一定條件下析出的堿量越多,表面產生泛堿的可能性越大。⑥氣候因素對泛堿形成有著顯著的影響。
2、采取應對防治措施①原材料控制,通過不同地段材料取樣送檢,從中篩選出滿足規(guī)范要求鹽堿指標下限的原材料。②原材料使用前用飲用水(自來水)進行沖洗,至少沖洗兩遍,以減少原材料鹽堿含量。③人行道磚混凝土拌合過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減水劑降低混凝土水灰比,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基礎上減少拌合用水也能減少泛堿形成。④增加成品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我們知道泛堿是由于攜帶氫氧化鈣的水分子通過混凝土的空隙到達結構表面生成碳酸鈣的,讓氫氧化鈣沒有到達混凝土表面之前就能發(fā)生反應,水化蒸發(fā)的只是水分,氫氧化鈣不能帶出表面。通過增加養(yǎng)護時間,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在混凝土內部反應的幾率和時間,使生成的碳酸鈣留在混凝土內部。⑤在滿足人行道磚混凝土強度的條件下,拌合過程中摻入適當比例的“酸”中和鹽堿化學反應,降低泛堿形成。⑥購買市場“水泥阻堿劑、水泥抗堿劑”等化學原料按照摻配比例注入拌合混凝土中,有效減少混凝土磚泛堿形成,這類混凝土磚的成本較高,不宜用于大批量的人行道磚生產。⑦控制人行道磚鋪裝層下的結構(砂漿找平層、混凝土墊層)原材料的選用。上述防治措施中我們將1-5條防治措施先運用在城南商業(yè)中心項目人行道施工中,最終消除泛堿的顯著成果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表面還是存在局部泛堿現象,且泛堿程度通過目視化就能發(fā)現,結合這一問題我們總結幾點原因:1、在原料沖洗過程未達到百分百的原料都被仔細沖洗2、成品養(yǎng)護不到位。
3、混凝土拌和過程用水量控制比例參數不確定,在加上人為因素占據一定比例,試驗結果并不理想。后續(xù)的試驗過程我們結合現有的防治措施加上采用了6-7條防治措施在田園生態(tài)住宅區(qū)配套兩條道路及系統(tǒng)建設工程(文軒路)進行試驗,按照廠家擬定的摻配比例我們將水泥抗堿劑加入到拌合前的混合料中,同時加強了養(yǎng)護過程監(jiān)督,在人行道磚鋪裝前對砂漿原材料進行沖洗篩選后在施工,對按照上述要求施工完畢的段落進行周期觀察,結合取樣送檢結果PH值明顯小于規(guī)定值,成功消除了人行道磚大面泛堿現象的形成。使用抗堿劑這種措施不利于企業(yè)經濟效益,原因就是成本代價高,這種抗堿劑材料每噸售價上萬元,如果按照10000平米的人行道磚來算,光抗堿劑這一項材料就要增加5萬元左右,在加上其它原材料沖洗篩選等額外工序費用,每平米的磚增加10元錢左右,這對本身利潤空間就小的人行道磚施工顯然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