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的裂縫控制
關鍵詞: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裂縫,控制
加氣混凝土砌塊是以水泥、石灰、石膏和粉煤灰或石英砂為主要原料,以鋁粉為發(fā)氣劑經發(fā)泡、成型、蒸壓養(yǎng)護等工藝制成的微孔塊狀墻體材料,其具有重量輕、保溫隔熱隔音效果好、有一定機械強度和可加工性等優(yōu)點,符合目前節(jié)能建筑的要求。但由于砌塊材料具有明顯的吸水率過大(高達60%以上)、膨脹干縮等自身特性及施工因素造成墻體出現(xiàn)裂縫,影響使用功能。要避免出現(xiàn)墻體裂縫就必須對材料、施工工藝、結構構造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控制。
一、加氣砼砌塊墻體的裂縫形式、分類及原因分析
1.1裂縫形式。
(1)斜裂縫:大多出現(xiàn)在梁柱墻交接處、主次梁交接處及門窗洞口處,特別是墻體上用來埋設開關插座和消防栓等設備而開鑿的洞口或在砌塊上開的洞口處,多發(fā)生在沿洞口上角向上延伸的斜裂縫,裂縫寬度、長度都比較大,貫穿墻體,部分裂縫從墻體頂部延伸到底部,寬度可達到2-3毫米。
(2)水平裂縫:大多出現(xiàn)在墻體中部、頂部及梁交接處以及門窗洞口過梁下方,大多數(shù)水平裂縫可沿厚度及長度方向貫穿整個墻體。
(3)豎向裂縫:大多出現(xiàn)在墻體中部、墻體和框架柱連接處,有些墻體出現(xiàn)數(shù)條間距和寬度接近的裂縫,豎向裂縫一般長度較大而寬度較小?蚣芰合嘟惶幭路降膲w以及框架梁柱或剪力墻體和墻體連接出現(xiàn)的裂縫可以貫穿整個墻體,并從墻體頂部延伸到底部。
1.2裂縫分類。
(1)按裂縫是否貫穿墻體可分為:貫穿性裂縫及表面裂縫。斜裂縫和水平裂縫大多數(shù)為貫穿性裂縫,而豎向裂縫有些只是墻體表面抹灰層開裂。貫穿性裂縫和豎向裂縫有以下幾種情況:砌塊開裂、灰縫開裂以及砌塊和灰縫同時開裂,但一般是砌塊和灰縫同時開裂。貫穿性水平裂縫一般都是灰縫開裂。
。2)按裂縫出現(xiàn)的時間,可以分為早期裂縫和后期裂縫。早期裂縫是指混凝土砌塊墻體砌筑后前6個月出現(xiàn)的裂縫,早期裂縫多數(shù)是豎向裂縫和水平裂縫,斜裂縫很少。后期裂縫一般指混凝土砌塊墻體砌筑6個月后出現(xiàn)的裂縫,此階段豎向裂縫多出現(xiàn)在墻體中部及墻柱連接處。
3.裂縫原因分析。
。1)干縮因素。對于加氣混凝土砌塊,隨著含水量的降低,材料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
(2)施工因素。由于施工工藝方面的原因,以及未嚴格按照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要求施工,是造成裂縫產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3)溫度因素。鋼筋混凝土的溫度線膨脹系數(shù)與砌體溫度線膨脹系數(shù)不同,當作用于墻體內的溫度應力超過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的抗拉強度或抗剪強度的極限值時,將出現(xiàn)裂縫。
二、材料控制
為避免干縮裂縫,選擇砌塊時應優(yōu)選干燥收縮值小的砌塊。砌塊因強度較低,在運輸、裝卸時嚴禁用翻斗車傾卸和拋擲,避免砌塊破損。砌塊、黏結劑、界面劑、專用砂漿、鍍鋅鋼絲網、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等進場必須檢驗其產品合格證和檢驗報告,必要時進行見證取樣和送檢。加氣砼砌塊在出釜早期收縮率較大,應保證出釜28天以前不投入使用,可大大減少因其干縮引起裂縫的機會。加強網采用的耐堿玻纖網格布或鋼絲網應符合相關要求。砌塊進場后,要按規(guī)定分類堆放并明示標志。
三、施工工藝控制
3.1嚴格控制砌塊上墻含水率。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孔隙率大、吸水率高,抹灰前不進行澆水濕潤或澆水不夠,砌塊將大量吸收抹灰砂漿中的水分,使砂漿水泥水化不能正常進行,抹灰砂漿強度降低。因此,砌塊砌筑前24小時澆水濕潤,直到表面充分濕潤為止,砌筑面要達到飽和面干狀態(tài)。但含水率過高,則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因砌塊失水體積收縮而出現(xiàn)水平及垂直裂縫,因此應控制砌塊的含水率不大于l5%。
3.2砌筑前進行實地排列擺放,砌筑應錯縫,上下皮搭接長度不小于150毫米和砌塊長的1/3,否則應在灰縫中設置2Ф6長700毫米的拉結筋。墻體轉角處和縱橫墻交接處應同時砌筑,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水平長度不小于高度的2/3。衛(wèi)、廚間等有防水要求的墻體底部采用C20素混凝土地梁臺坎,高度200毫米。門窗洞口兩側應選用規(guī)則整齊的砌塊,在縱橫交接處砌塊應咬砌,以保證砌體的整體穩(wěn)定性。
3.3砌筑過程中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5米以內。每砌完5皮磚,用嵌縫抹子將內外灰縫原漿壓實。以封閉毛細孔。
3.4控制砂漿飽滿度。砌塊砌體水平灰縫、垂直灰縫飽滿度不應低于80%,灰縫厚度一般控制在8~l2毫米;當使用粘結劑干法作業(yè)時,灰縫厚度一般控制在3~5毫米。每砌完一皮砌塊后應對所有灰縫原漿勾壓密實,并勾出l~3毫米的凹縫。在砌筑過程中,應采用“擠法”或“灌漿法”使豎縫灰漿飽滿,一邊砌筑,一邊進行補縫、勾縫處理。重點做好框架與砌塊之間的接縫的勾縫處理。在砌筑完上層砌塊后,應隔層砌塊對灰縫進行二次勾縫。
3.5砌體頂部處理。由于砌體將有一定收縮變形,所以砌筑到頂部時應預留一定的空隙,待砌體砌筑完畢至少7天后才能進行頂部斜砌(角度60°~75°)頂緊,并用砂漿填實,或用摻膨脹劑的細石混凝土將框架梁底與砌塊之間的縫隙灌實。
3.6砌筑后,要做好防雨、遮陽工作,并適當進行噴水養(yǎng)護。抹灰施工之前,在砌塊墻身與混凝土梁、混凝土柱交接處及門窗洞口邊框處和陰角處貼100×100鋼絲網,每邊寬度200毫米,網材搭接平整,牢固,采用鋼釘釘牢固。
四、結構構造措施
4.1為消除主體結構和圍護墻體之間由于溫度變化產生收縮裂縫,砌體與墻柱交接處,必須留設拉結筋,間距為500~600毫米,規(guī)格2Ф6,兩端伸入墻內不小于1000毫米。每砌筑1.5米高時應采用2Ф6通長鋼筋拉結,以防止收縮拉裂墻體。
4.2在跨度或高度較大的墻內設置構造柱。當墻體長度超過5米,在中間設置鋼筋砼構造柱。窗臺與窗外墻交接處是應力相對集中的部位,容易受砌體收縮影響而產生裂縫,因此在窗臺處設置現(xiàn)澆窗臺板以抵抗變形。門窗洞口上部邊角處也容易產生裂縫和空鼓,采用圈梁代替過梁,以加強整體性。
4.3框架柱、梁與砌塊交接處,局部加掛網,可以加強基層與抹灰層的粘結力。因為加氣砌塊強度較低,其墻體的陽角應做1.8米高,每邊50毫米寬用1:2.5聚合物水泥砂漿護角,角內每側粘貼100毫米寬的耐堿網格布。
5、結語
對于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的裂縫控制,在充分了解裂縫產生原因,并先從材料入手,確保所用材料的質量,然后用施工工藝嚴格控制墻體質量,最后加強結構構造措施,使墻體不出現(xiàn)裂縫,確保滿足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