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對水分滲漏問題的危害影響進行了分析,并據此闡述了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意義;其后,圍繞屋面、建筑外墻、地下室及廚衛(wèi)區(qū)域四個方面,研究了建筑施工中滲漏問題的易發(fā)部位;最后,從設計針對性方案、選用高質量材料、加強施工管理三個角度出發(fā),提出了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建筑施工; 廚衛(wèi)區(qū)域; 防水質量;

0 引言

建筑施工是一個細節(jié)性與整體性兼具的技術工程,任何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建筑區(qū)域存在隱患問題,都可能對建筑產品的最終質量產生影響。據此,為了使居民用戶獲得更好的建筑使用體驗,我們有必要對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展開探討。

1 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意義

結合行業(yè)經驗來看,建筑產品在受到水體侵襲后,會表現出不同程度、多種類型的負面現象。若侵襲程度較輕,建筑產品內外的表面裝飾層將會受到影響,發(fā)生墻皮脹裂脫落、墻紙發(fā)霉褪色、墻板空鼓翹曲等情況,進而降低室內外環(huán)境的美觀程度,引發(fā)居民用戶的負面情緒,并形成一定的裝飾修繕成本;若侵襲程度較高,水分將很可能對建筑的地基、混凝土主體、屋頂等內層結構產生影響,進而降低建筑的結構強度與承載能力,最終導致建筑產品使用壽命與質量安全的削減。例如,2012年12月中旬浙江省寧波市一棟六層居民樓發(fā)生坍塌,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傷。經查明,這一事故正是由該建筑底層結構未設計防潮層導致。在建筑投入使用的23年中,其磚基礎及墻體長期被外部雨水侵襲,最終造成承重墻嚴重風化,引發(fā)坍塌事故。由此可見,做好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具有高度必要性[1]。

2 建筑施工中滲漏問題的易發(fā)部位

2.1 屋面部位的滲漏問題

“屋面”及建筑物屋頂的表面,其既是建筑物最頂層的承重結構,同時也是垂直高度下建筑物受日光、雨水、大風等自然影響最嚴重的的部位,其水分滲漏問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動與產品投用中最為常見。具體來講,導致屋面部位滲水、漏水的建筑施工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技術不規(guī)范。屋面部位的主體材料多為混凝土,若相關人員在振搗、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并未嚴格遵循技術規(guī)范,將很可能導致混凝土的結構密度處于較低水平,進而在內部形成較多的孔徑,為水分的滲漏、積存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此外,若混凝土振搗不充分、成分配比不科學或澆筑成型時存在斷層,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應力承載能力,進而造成屋面主體結構出現形變、開裂,埋下雨水滲漏的隱患。

(2)施工設計不合理。建筑物的屋面雖然面積較大,但仍存在自然雨水徑流量、承載量的極限。因此,若相關人員并未在設計中落實好排、蓄、疏、滯等水處理結構,也會導致屋面部位在暴雨天氣下積聚大量雨水且難以快速疏導、排放,最終發(fā)生滲漏問題。

(3)材料選取不先進,F階段,越來越多防水卷材、防水鋪裝材料出現在市面上,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屋面保護條件。此時,若相關人員未保有先進化的市場視野,仍采用傳統的屋面鋪裝材料,將很難保證建筑物屋面部位防水功能的高質性[2]。

2.2 建筑外墻的滲漏問題

 建筑外墻出現受潮、浸蝕等情況,將會對建筑主體的穩(wěn)定性產生危害影響,進而對居民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形成隱患。從當前來看,這一部位的滲漏問題多由墻體開裂導致,與墻面的抹灰質量有關。相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若未等墻面完全干透就開展抹灰工作,將使剩余水分長期寄存在抹灰層與外墻主體之間,繼而造成抹灰層在使用過程中粉化或脹裂,繼而降低建筑外墻對雨雪天氣的抵御能力。

2.3 地下室的滲漏問題

將地下室納入到建筑設計當中,是現代設計者常用的建筑空間擴充手段。但在為用戶提供更多生活利用空間的同時,地下室也很可能成為水分滲漏問題的又一隱患部位。在建筑施工當中,若相關人員并未做好混凝土、鋼筋等材料的合理選擇與科學利用,出現混凝土含泥量過高、施工縫寬度不夠等情況,將會嚴重影響到地下室基礎結構的密閉性,進而導致來自上層建筑或地面徑流的水分下滲到地下室當中。此外,地下室通常具有較多的管路結構,如電路管、污水管等,使得地下室主體結構中存在較多的接縫,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水分滲漏問題的發(fā)生概率。

2.4 廚衛(wèi)區(qū)域的滲漏問題

廚衛(wèi)區(qū)域的實用功能決定了其水分滲漏隱患的存在必然性。居民用戶洗菜、洗衣、淋浴等生活行為勢必會涉及到大量的生活用水,并會使水與廚衛(wèi)地面直接接觸。同時,廚房、衛(wèi)生間都是供水管道的主要布設點,進一步擴大了水分滲漏風險。這樣一來,若廚衛(wèi)區(qū)域的設計施工存在鋪裝不嚴密、未設高等級防水層等缺陷,將很容易造成大面積、深層次的滲漏現象如圖1所示,不僅會對其他居民的生活產生影響,還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相關樓層間墻體的結構強度與承載能力。

3 在建筑施工中合理應用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可行策略

3.1 立足實際,設計針對性的防水防漏方案

相關人員在設計、施工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將防水防滲技術理念與建筑結構不同部位的功能特點、側重問題結合起來,繼而構建出合理化、針對性的工作方案。

例如,在進行屋面的防滲漏設計中,相關人員應從疏導、防滲、緩沖等多個方面出發(fā),全面提升屋面對自然雨水的抵御能力。具體來講,可通過構建混凝土導墻、設置雨水通道等方式,實現屋面部位自然雨水的外部排放,從而避免雨水積蓄過多形成的滲漏隱患。還可通過鋪設防水卷材、構建綠色屋頂等手段,在增設屋面防水層的同時,提升屋面的美觀性與生態(tài)性,繼而達到良好的設計應用效果;在進行建筑外墻的防滲漏設計時,要保證抹灰施工前墻體的干燥程度,并做好墻體裂縫的及時填補,以避免建筑外墻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應力裂縫與伸縮縫,為雨水侵入創(chuàng)造可乘之機;在進行地下室的防滲漏設計時,應細致分析地下空間的結構強度、受力特征及管道布置,以避免管道、路面與地下室混凝土層間形成較大縫隙,增大滲漏問題的發(fā)生概率;在進行廚衛(wèi)區(qū)域的防滲漏設計時,應著重做好供水管路的科學保護與室內地面的防水鋪裝,以降低生活用水大規(guī)模滲漏的可能性。

 3.2 著眼市場,選用高質量的防水防滲材料

隨著現代建筑行業(yè)與社會科技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市場中已有大量的防水防滲材料出現,如高分子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將此類材料應用到建筑施工的設計與實踐中,不僅能顯著提升建筑基層、墻體等部位的防水質量,還能形成耐腐蝕、抗酸堿的建筑保護層,繼而實現建筑產品使用壽命的有效延長。基于此,相關人員必須要靈活著眼于市場發(fā)展,并根據實際性的建筑需求與設計思路,進行防水防滲材料的合理選擇,以便達到最佳的防水防滲效果[3]。

3.3 加強管理,嚴格保障施工活動的標準化

加強施工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是避免人為因素導致水分滲漏問題的重要舉措。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中,管理、監(jiān)理等相關人員必須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職能作用,對易發(fā)生水分滲漏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建筑區(qū)域進行重點關注與仔細檢查,嚴格保障施工成果與設計方案、規(guī)范要求的一致性。例如,在進行屋面防水層的涂刷施工中,要監(jiān)督施工人員嚴格落實相關“建筑防水施工中涂抹次數與厚度標準”的規(guī)定要求,基于使用年限、防水等級等指標,對屋面防水層的涂抹厚度、涂抹次數進行科學控制。通常來講,使用年限為25年的建筑屋面,應滿足一級防水要求,即非上人屋面的防水層總厚度為7.5mm、涂抹次數為8次,上人屋面的防水層總厚度為7.0mm、涂抹次數為6次;使用年限為15年的建筑屋面,應滿足二級防水要求,即非上人屋面的防水層總厚度為6.0mm、涂抹次數為6次,上人屋面的防水層總厚度為5.5mm、涂抹次數為4次。

 4 總結

總而言之,只有保證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在建筑活動的設計、建設、檢驗等所有環(huán)節(jié)中落實到位,才能賦予建筑產品主體結構及內部空間以高水平的防水能力,以此避免建筑產品在長期使用中受到自然雨水、生活用水的侵襲,產生受潮、侵蝕、污損等問題,降低用戶居民的居住舒適性與生活安全性。

參考文獻

[1]王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價值工程,2020,39(2):259-260.

[2]徐晶晶.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9(9):180-181.

[3]李杰.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2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