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施工工序:布管→潤滑→排水→泵送水泥煤灰漿→泵送砼→完工后清洗拆管。
1、混凝土泵送管路的布置
混凝土泵送管路的布置基本原則如下:
(1)管路布置盡可能使距離最短,彎管最少。
(2)管路接頭應聯(lián)接牢固,密封、不漏漿。
(3)管路布置應滿足先澆最遠處,然后依次拆管后退,減少泵送過程中接管影響作業(yè)。
(4)要布置彎管的地方,盡量使用轉彎半徑大的彎管,減少壓力損失,避免堵管。
(5)向上布置管路,一般不使用垂直和上的90°的彎管,用鋼管搭設腳手架斜道,減少輸送阻力和堵管。
(6)向下的管路布置,在垂直向下的管路下端布置一緩沖水平段或管口朝上的傾斜坡段,以減少混凝土自落產生離析而堵塞。
(7)混凝土澆筑速度、管路裝拆等停歇時間比較長時,可每隔10-15分鐘反泵再正泵2-3個行程。
2、泵送混凝土澆筑工藝
泵送混凝土比常態(tài)混凝土流動性大,在振搗過程中骨料與水泥砂漿易產生不均勻分布,掌握其特殊性,對做好現(xiàn)場施工管理,保證混凝土質量十分重要,必須強調如下幾點:
(1)盡可能按平層法澆筑,澆筑厚度30-50cm,應由遠而近逐層澆筑。
(2)混凝土下料高度不得大于1m,不得向模板內側面直沖布料,也不得直沖鋼筋骨架。
(3)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時,不得在同一處連續(xù)布料,應在2-3m范圍內水平移動布料,宜垂直于模反布料。要有效消除不均勻流動現(xiàn)象,倉面的泌水要及時排除。
(4)振搗泵送混凝土時,振動棒移動間距宜為40cm左右,振搗時間宜在15-30秒,不能一次長時間振搗,覆蓋第二層砼前,再進行第二次復振,既可以振搗密實,排除氣泡,又可防止過振產生骨料下沉分離。
(5)大體積水平結構的混凝土表面,在收倉后初凝前應再復振一遍,并適時用木批磨平搓毛兩遍以上,必要時,還應用鐵制滾筒壓兩遍以上,預防產生收縮裂縫。
(6)澆完混凝土的倉面應覆蓋保溫材料,加強淋水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