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路面施工中采用彩色路面技術能夠提高路面的觀賞效果,美化交通環(huán)境。基于此,本文從顏色、結構、材料這三個方面具體分析了彩色路面的設計工作,并詳細闡述了該設計在混合料制作、路面瀝青攤鋪、路面壓實、瀝青接縫處理這幾個路面工程方面的應用,希望能夠為道路建設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彩色路面;路面壓實;瀝青攤鋪
引言
彩色路面是指在傳統(tǒng)的瀝青或混凝土的制作中,加入紅、黃、白等各種色彩的顏料,使路面呈現(xiàn)出多種顏色,這不僅能夠增強路面美觀性,而且還可以起到提示行人、駕駛者的作用,因此工作者應當做好相應的設計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靈活運用設計方案,強化路面施工效果,提高道路建設水平。
1路面的彩色設計分析
1.1顏色設計
1.1.1基于色彩作用原理的設計彩色路面建設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鮮艷的顏色來向行人、駕駛者傳遞信息或使其產生一定的心理效應,因此設計者在選擇顏色的過程中,必須保證顏色的鮮亮和容易引人注目,這樣才能確保彩色路面正常地發(fā)揮作用。為此,在設計中,設計者要從美學、構成、心理、物理、生理等方面的作用原理出發(fā),結合周圍環(huán)境中的色彩元素,來設計路面的顏色,實現(xiàn)在保證色彩舒適性的同時,使路面與周圍環(huán)境保持和諧。一般來說,人們通常會采用黃色、綠色、紅色等色彩識別性較高的顏色,并且根據(jù)使用區(qū)域的實際情況,選擇所選色系的色相。
1.1.2色彩功能設計為了充分發(fā)揮出彩色路面的效用,工作者在設計過程中,應當注重突出路面色彩的功能,并利用路面的色彩構建出一個良好的交通視覺環(huán)境,促進行人和駕駛員的精力集中,降低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概率。在功能設計中,設計者要最大限度保障配色的合理性,防止彩色污染的發(fā)生,所以設計者應根據(jù)環(huán)境的特質,來選擇色彩,例如:室外路面除了特定區(qū)域或圖案,要選擇亞光顏色,以免駕駛員長時間注視路面產生視覺疲勞。此外,合理的路面彩色設計還能夠起到信息傳遞和提醒的功效,例如:非機動車道采用黃、綠、紅等色彩,提醒機動車主不能進入,同時岔道、交叉路口等容易發(fā)生事故的位置,需要采用黃色路面,起到警示車主的作用。
1.2結構設計
1.2.1總體結構設計彩色路面的總體結構主要是由彩色瀝青層、普通瀝青層,或彩色瀝青上層與混凝土中、下面層、基層、墊層等結構組成,工作在設計中應當嚴格按照現(xiàn)行的路面設計規(guī)范來進行,并且要重點注意公交車停靠站、交通叉口等特殊區(qū)域的彩色路面結構設計是否能夠達到抗剪指標,確保路面設計的合理性。此外,在設計參數(shù)方面,彩色路面的瀝青技術指標通常是根據(jù)石油瀝青的標準來落實的,其中混合料的設計參數(shù),則是按照對應瀝青混合料的參數(shù)設計即可。此外,在面層上,機動車道厚度在2.5~4cm,而人行道或自行車道則在2~3cm,這樣能夠使總體結構設計可以滿足各類道路的荷載環(huán)境,保障設計的效果。
1.2.2結構層厚度設計不同顏色的路面往往具備不同的職能,其鋪筑的位置也不同,因此在結構層厚度上存在差異。一般在自行車道、人行道等路面荷載需求較低的路面建設上,彩色路面結構層的基準厚度控制在8cm以上即可,如果在荷載需求較高的區(qū)域,比如廣場、停車場等地,設計者要注意彩色路面結構層的厚度設計不能低于10cm。但基于在建設成本上的考量,設計者可以將路面結構層分為兩層,即彩色透水混凝土上層和素色透水混凝土下層,這樣能夠實現(xiàn)路面結構層厚度的深入優(yōu)化。
1.3材料設計
1.3.1顏料設計顏料的色彩是決定路面顏色的主要因素,設計者應當慎重選擇瀝青顏料,F(xiàn)階段的彩色路面顏料設計中主要采用的顏料有兩種,即有機顏料和無機顏料。其中有機顏料彩色路面的鋪筑成本較高、耐久性較差,但其具有環(huán)境友好的優(yōu)勢,而無機顏料的價格相對較低,并具有較強的耐久性和抗光、熱老化的能力。此外,鑒于顏料需要滿足不易褪色、不溶于水、在膠結料中易分散的需求,工作者在進行顏料設計時要遵循一定的技術要求,如表1所示。
1.3.2其他材料設計在彩色路面的材料設計中,除瀝青之外,設計者還可以采用石材、洗米石、彩色瀝青、透水混凝土、水泥壓印混凝土、地坪漆等材料,來構建彩色路面,豐富路面的彩色效果。在此過程中,設計者應當針對各類材料的性質,結合現(xiàn)行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guī)定,來合理設計彩色路面的施工工藝,保障彩色路面的最終建設效果。以水泥壓印混凝土彩色路面施工工藝為例,該項工藝通常應用在室外的景點、景觀裝飾區(qū)域,人們通過構建這種水泥壓印混凝土彩色路面,可以有效提高景觀整體的觀賞性。在此過程中,為了保障路面色彩、圖案的耐久性,施工者一般會在未干的水泥地面上加鋪一層彩色混凝土,然后再用專業(yè)的模具,進行圖案的印壓,確保色彩能夠穩(wěn)定的附著在混凝土路面中,增強彩色路面的視覺效果。
2路面彩色設計在工程中的應用探討
2.1混合料制作
為了使路面顏色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工作者應當嚴格按照設計方案來控制各項材料的配比,保障混合料的質量。在此過程中,鑒于色粉材料所占的比重較大,工作者在添加時務必要衡量其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準確地計算出色粉用量,并使用塑料袋將色粉裝好,待到拌和時采用人工輔助加入的方式,將其添加到混合料中。在拌和過程中,工作者需要認真清洗輸送管道、拌和缸等應用容器,以免容器中的殘留物對混合料的色彩產生影響,同時,工作者還要把控好出料溫度,以免溫度過高破壞混合料的色澤。通常情況下,混合料的出料溫度保持在160℃~180℃為宜,如果超過190℃,就不能投入使用。此外,彩色路面的混合料拌和時間需要比普通混合料的拌和時間多出10s,并且在拌和過程中要隨時查看顏料是否均勻,以便于達到良好的上色效果。
2.2路面瀝青攤鋪
在攤鋪過程中,工作者要保持面層的潔凈,做好沖洗和清掃工作,去除表面的雜物,并且禁止運輸車輛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急剎車,降低粗細骨料離析的程度。通常情況下,運輸車應當在距離攤鋪設備10~30m時剎車,以免與攤鋪設備產生撞擊,影響路面攤鋪的平整度。在攤鋪設備運行時,要以路緣石作為導向線,采用移動式自動找平基準控制模式,來確保攤鋪操作的一次成型。在非機動車道的彩色瀝青攤鋪中,由于后八輪自卸汽車不能直接進入攤鋪,所以工作者要注意采用2臺Z450型輪胎式裝載機,將瀝青料導入攤鋪設備中,然后再進行攤鋪。此外,工作者要考慮到混合料溫度的散失問題,及時進行碾壓操作,以免溫度散失過快,影響后續(xù)的復壓工作,因此工作者應當根據(jù)實際情況,在混合料溫度在130℃時盡快完成碾壓,為后續(xù)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此過程中,工作者要調整好碾壓設備的進度,將其與攤鋪機的距離保持在2~3m左右即可[1]。
2.3路面壓實
在彩色路面的壓實作業(yè)中,主要考慮三個環(huán)節(jié),即參數(shù)分析、初步作業(yè)和重復作業(yè)。參數(shù)分析方面,因瀝青路面為非剛性路面,面對外荷載破壞時,一旦荷載水平較大,超過路面彈性模量的上限,可導致路面小幅凹陷情況,影響其使用價值。要求在進行施工前對參數(shù)進行分析,獲取路基、路面的設計等級和通行實際條件,據(jù)此進行壓實參數(shù)分析。完成分析和計算后可根據(jù)結果進行初步壓實作業(yè)。初步壓實一般采用大中型機械設備,采用兩端向中央碾壓的模式,反復將較大的外荷載施加于路面,擠壓路基、路面內的空氣,提升其致密性。初步作業(yè)一般進行2~4輪,之后以小型設備進行處理,也即重復作業(yè)。重復作業(yè)要求針對路面邊緣、主要承重區(qū)域進行壓實。路面邊緣部分的壓實,要求外延30cm左右,并對邊緣部分進行加固處理,以免在后續(xù)使用中出現(xiàn)塌陷問題。完成重復壓實后,可選取局部區(qū)域進行測試,了解壓實效果,核準無誤后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2]。
2.4瀝青接縫處理
瀝青路面的接縫,可大致分為兩種,即橫向接縫、縱向接縫,不同接縫的處理方法存在差異,其基本處理參數(shù)如表2所示。具體工作中,縱向接縫首選通過兩臺設備進行初步壓實,確保不會出現(xiàn)接縫后續(xù)開裂、下塌等問題。之后在接縫區(qū)域進行攤鋪,根據(jù)接縫大小,取熟料進行接縫區(qū)域覆蓋,用料總量應高于接縫需求,使其高于接縫5~10cm實現(xiàn)重疊攤鋪。完成后進行鋼筒壓實。路面存在多個垂直層次的接縫,上下層高差應在10~15cm以上,垂直距離不足應進行重復施工。橫向接縫的處理方式與縱向接縫類似,但應用灰漿和粘層瀝青為主要材料進行接縫處理,將混合料注入接縫中,注漿過程中進行觀察,少量灰漿自接縫處溢出,且持續(xù)外溢,表明接縫內灰漿填充量已經充足,可做表面封閉處理,并在接縫內灰漿強度達到設計標準后進行鋼筒壓實[3]。
3結論
綜上所述,做好彩色路面的設計和施工有助于公共道路使用性能的優(yōu)化。在道路建設中,工作者通過合理配置色彩、保證路面載荷能力、科學選取材料,可以提高路面設計效果,同時,做好彩色路面的施工能夠保障路面色澤效果、增強路面質量、避免塌陷問題、優(yōu)化接縫處理效果,從而推動我國交通建設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