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東接二廣高速公路設濟源南互通;向西跨越G207線,行至嶺頭設雙陽河大橋跨雙陽河,之后向西經郭莊、焦寨、行至泗澗;設焦柳鐵路分離式立交跨焦柳鐵路,過衛(wèi)溝、黃花廟,繼續(xù)向西在廟后設置積城互通,跨越S243線,向西經小王莊、澤浴、橋凹至花石1號大橋轉向北設花石2號大跨過引沁濟蟒干渠,向西穿X002線,經孤樹轉向西北至山甲登后向西經千步嶺,在呂祖廟北側下穿X001線后向西經陡溝、韭菜坡、廟前、朱莊,在潭凹東側下穿X008至橫山腰,在高樓莊轉向西北,行至尖山洼設大店河大橋跨越大店河,而后向西行至新林,設新林隧道,過商莊、后洼、張溝在王屋鄉(xiāng)觀腰附近設王屋互通,之后路線往喬莊方向行走,跨越X010線,設喬莊隧道穿越喬莊、風門腰、在觀地附近出洞,路線沿觀地至閻莊的右側山腰展線,在閻莊附近設逢石河特大橋跨越逢石河,在羅圈凹附近路線向西前行,過小洪樹設置王坑隧道,而后路線跨西嶺、東溝、至陽安轉向西北,至張凹村附近設邵原互通,路線轉向西南,在前王莊附近跨越煤窯河,至翟莊路線轉向西往劉腰方向展線,設南坡隧道下穿S312線,而后路線在前潭院,后北西處跨越前七溝后,在后背至王古坑山坡陽面展K59+577.2,計入長短鏈后路線長度為59.771KM.
項目所經區(qū)域總體呈西北高東南低的傾斜地勢,地貌形態(tài)復雜。依據其地貌、形態(tài)的不同,大致分為兩類,東部為黃土丘陵區(qū),西部為構造剝蝕、侵蝕低山區(qū):黃土丘陵區(qū):位于濟源南部和東南部,包括軹城、坡頭、承留大部,植被發(fā)育,多為人工栽培植被,路線在該區(qū)的平均高度150~400m.低山區(qū)位于濟源西部、西南部,主要分布在承留以西。山坡多呈階梯狀,造成波浪起伏的低山、丘陵、盆地相間的參差地貌,該區(qū)森林稀少、荒山坡多,有少量荊條、馬甲刺,主要為栽培植被,山顛嶺為人工刺槐林,該區(qū)相對高度200~500m.
濟邵高速位與濟源市西部山區(qū),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區(qū)。受季風環(huán)流影響,區(qū)內春季溫暖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干冷少雪,區(qū)內年平均氣溫為4.4℃,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0.2℃,絕對最低氣溫-20℃;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7.8℃,絕對最高氣溫44.2℃;多年平均降水量648mm,降水量不僅空間分而不均,年內及年際分配也有顯著差異,其降水過程多集中在7、8、9月(汛期),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平均蒸發(fā)量1873.mm,蒸發(fā)量遠大于降水量;年平均風速2.3m/s;最大凍土深度21cm,最大積雪深度25mm.全年無霜期2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