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風景園林師揚內(nèi)斯有哪些主要作品?

    1955 年揚內(nèi)斯接替奧蘭托(Nils Orénto, 1922)在塔匹奧拉東區(qū)規(guī)劃②的景觀顧問的工作。之后, 揚內(nèi)斯在塔匹奧拉的設計工作一直持續(xù)了10 年, 設計了多達80 處的公共空間和私人花園, 包括公園、公建周圍的環(huán)境, 公寓的花園, 住宅的中庭花園以及私家花園。揚內(nèi)斯規(guī)劃了塔匹奧拉的大部分開放空間, 如萊姆尼提( Leimuniitty) 公園和斯可尼提( Sikkiniitty) 公園, 塑造了塔匹奧拉的形象和身份。

   1. 萊姆尼提公園(Leimuniitty Park, 19581961 年)萊姆尼提公園位于塔匹奧拉中心, 它不是一個消磨時間的市民公園, 而是塔匹奧拉的形象工程, 要在人們經(jīng)過時給他們留下一個深刻的總體視覺印象。人們乘車到達塔匹奧拉的視覺印象是設計者首要考慮的。公園核心部分是一個交通環(huán)島(1970 年改為十字路口)的構圖(圖1), 規(guī)劃中的環(huán)島路所在的地勢要比其附近的公園用地高出將近

2m, 為使高出2m 的環(huán)島路協(xié)調(diào)于公園的整體地形, 揚內(nèi)斯完全重新塑造了該處的地形, 清除了40 000m3 的土方,這些土方在公園北面堆積成低緩起伏的地形, 創(chuàng)造出一片寬闊的草地。

    萊姆尼提公園面積7hm2, 以幾何的折線形式種植的福祿考( Phlox drummondii) 有5hm2 之多, 成為公園最大的特色。揚內(nèi)斯說, 公園“最初是作為一個歡迎和表現(xiàn)花園城市風貌和精神的載體, 傳達給每一個從這和附近的路經(jīng)過的人的。如果駕車經(jīng)過的人看不到精致的香花種植, 那些100m寬的紅色和紫色的福祿考花帶, 將引起他們的注意”[3]。

    2. 斯可尼提公園(Sikkiniitty Park, 19601964 年)斯可尼提公園位于一處緩坡, 以前曾是耕地(圖4), 奧蘭托在塔匹奧拉的早期規(guī)劃中, 建議把這個地方保留下來作為一個開放空間。這片區(qū)域的東邊在20 世紀50 年代根據(jù)他的規(guī)劃建設起來。60 年代早期, 揚內(nèi)斯完成了斯可尼提公園的全面設計(除西面是后來完成的)。公園占地12hm2, 地形起伏變化, 四周微微高起, 人們無法一眼望穿所有的空間。在這里設計公園的想法是要適合所有的人群需要: 家庭花園、戲水池、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專門遛狗的公園、公園兩邊均設有大型游戲場。鄰近學校的學生們可以在草坪上玩耍。冬天, 環(huán)公園還有滑雪道。公園北面種有低矮的楓樹和花楸果, 南面是果樹。最初設計的位于Aarrivalkea 學校周圍的月季和一些弧形的種植如今已不復存在, 但公園總體上還是保持了它最初設計時開放空間的樣子。

    3. 鐘塔和水池公園(Bell and Bas in, 1957 年)揚內(nèi)斯和建筑師埃爾維(Aarne Ervi)合作設計了這個街頭小公園,他們還一起設計過塔皮奧萊提( Tapionraitti) 人行道路線和中心的塔皮奧托瑞( Tapiontori) 廣場。小公園位于M!ntyviita 和Nenlaspolku的交叉路口的公共空間中, 由鐘塔、水池和廊架組成, 樹沿水池周邊兩三棵地成組種植。

    4. 塔斯庫馬提( Taskumatti) 高層住宅的庭院(19601961 年)塔斯庫馬提高層住宅(4 棟), 建筑平面近似船形的八邊形, 屋頂如同海鷗飛翔的造型非常顯著。自然松林和裸露的巖石在建筑周圍隨處可見, 揚內(nèi)斯就地勢分別設計了2 個近似建筑平面形狀的庭院空間, 四周用灌叢限定在一個相對獨立和限定的空間中, 布置了兒童的沙坑、大人們休憩的桌凳和健身設施。住區(qū)中自然化的環(huán)境營造,也真正貫徹了塔匹奧拉建設初始的理念: 讓孩子們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快樂和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