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面測量工作概況
為了解紅花園金礦扎村金礦外圍金礦化帶內的地層分布、構造格架、滑坡體出露范圍及金礦化帶特征,建立1:5000地質填圖地層單元;
指導找礦方向和工程布置,我項目部充分收集扎村金礦帶資料,并結合前人的地質成果,綜合研究,建立了本區(qū)構造格架及地層單元。在此基礎上,項目部克服了本區(qū)覆蓋很廣泛的困難,甄選了實測剖面的位置。
2011年5月16—17日在紅花園金礦扎村金礦外圍金礦化帶南部施測了C—C′地質剖面,該剖面的施測目的為:詳細劃分地層單元,確定地層時代、組段,建立1:5000地質填圖地層單元。2011年5月19—20日在金礦化帶中部施測了B—B′地質剖面, 該剖面的施測目的為:確定滑坡體的出露寬度,認識金礦化帶南礦段金礦化帶特征及其周邊巖性組段,為1:5000填圖詳細圈定滑坡體、界定金礦化帶南礦段金礦化帶及劃分地層組段提供依據(jù)。2011年6月20日在金礦化帶北部施測了A—A′地質剖面, 該剖面的施測目的為:了解金礦化帶北礦段巖性,確定地層時代、組段,認識金礦化帶北礦段金礦化帶特征,為金礦化帶北礦段1:5000填圖提供依據(jù)。
A—A′剖面: 起點坐標X:2795385,Y:33614095,H:2216m;
B—B′剖面:起點坐標X:2792235,Y:33613443,H:1722m;
C—C′剖面:起點坐標X:2791016,Y:33612508,H:1679m;
因測區(qū)被“扎村金礦”分割為北礦段和南礦段,區(qū)內構造較復雜,地層產狀變化較大,北部和南部地層出露有一定差異,因此在北礦段和南礦段選擇地層相對較發(fā)育出露較齊全,基巖露頭較好的地段在北礦段實測1條,在南礦段實測2條共3條地質剖面。工作方法是由地質人員采用測繩、羅盤、GPS半儀器法進行地質剖面的地形線測制,然后分導線進行地質觀察,描述,標本采集工作,最后進行資料整理采用展開法完成實測地質剖面圖的繪制。
參加測制工作人員有:測手楊翔宇、鄧平,記錄孫曉軒,計算王旭鵬,制圖楊顯旭。測制工作完成工作量如下:測制剖面長度4.06KM;采集標本13件。
二、地質成果
一)區(qū)域地質
巍山縣紅花園金礦勘查區(qū)位于西南三江褶皺系蘭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北段之蘭坪---巍山坳陷盆地內, 蘭坪中新生代陸相盆地位于西南三江地區(qū)南段,在晚古生代晚期,由金沙江洋向西俯沖與瀾滄江洋的向東俯沖形成。該坳陷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嚴格受東部魯?shù)?--哀牢山深斷裂和西部瀾滄江深斷裂的控制。沿這兩條深斷裂帶, 曾發(fā)生過多次強烈的構造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 從而形成了區(qū)內北北西向平行展布的點蒼山---哀牢山變質帶和崇山---瀾滄江變質帶。兩變質帶的變質巖類十分復雜, 深淺變質巖均有。深變質巖的時代很可能屬中一晚元古代, 而部分中一淺變質巖為古生代和晚三疊世及侏羅---白奎紀的變質產物。兩變質帶間的蘭坪一思茅坳陷帶則主要由中---新生代紅層和少量古生代地層組成。盆地東以維西喬后斷裂為界,與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帶相接,西側以瀾滄江西斷裂為界,與碧羅雪山臨滄造山帶相接。
1、區(qū)域地層
區(qū)域內地層出露有上二疊統(tǒng)、上三疊統(tǒng)、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等,以中生界最為發(fā)育。
古生界地層僅有少量二疊系上統(tǒng)(P2),其巖性主要為淺變質的灰黑色砂質絹云板巖、炭質板巖及變質砂巖夾骨屑灰?guī)r,厚度大于382.4m,與上覆中生界三疊系地層為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
中生界地層分布廣泛,出露有三疊系、侏羅系和白堊系。
三疊系地層主要出露于巍山紫金山背斜和瀾滄江北部水泄一新民一公郎地區(qū),由下而上為上三疊統(tǒng)歪古村組(T3w)、三合洞組(T3s)、挖魯八組(T3wl)、和麥初箐組(T3m),區(qū)內缺失中下三疊統(tǒng)。
三疊系歪古村組(T3w):為一套淺變質的巖石,其巖性主要為紫紅色、灰綠色絹云板巖及淺灰色變質石英粉砂巖。厚度863米,平行不整合于古生界二疊系上統(tǒng)之上。三合洞組(T3s)按巖性可分為上下兩段。上段:深灰、黑色頁巖、粉砂巖,厚367m;下段:深灰色灰?guī)r、燧石灰?guī)r,厚375m。三疊系上統(tǒng)挖魯八組(T3wl):可分為上下兩段。上段:灰黑、褐黃色頁巖、粉砂巖、偶夾薄層細砂巖,厚116m;下段:深灰—灰黑色含鈣質、粉砂質水云母頁巖,局部含炭質,厚158.7m。麥初箐組(T3m):灰黑色長石石英粉砂巖、灰黑色厚層至塊狀含巖屑石英砂巖、粉砂巖、黃綠色塊狀鈣質粉砂巖夾深灰色泥巖及灰?guī)r及黑色頁巖夾煤線。厚度1008米,與下伏三合洞組和上覆下侏羅統(tǒng)漾江組均呈整合接觸。
侏羅系下統(tǒng)漾江組(J1y)、中統(tǒng)花開左組(J2h)和上統(tǒng)壩注路組(J3b)廣泛分布于本區(qū),屬滇西紅層的組成部分。下統(tǒng)漾江組(J1y)為紫紅色厚層至塊狀泥巖、粉砂質泥巖夾同色中厚層狀細粒石英巖。厚度523米,與下伏上三疊統(tǒng)麥初箐組呈整合過渡接觸關系。中統(tǒng)花開左組(J2h )為紫紅色粉砂質泥巖夾黃褐色細粒石英砂巖、紫灰色塊狀鈣質復成分礫巖、灰綠色中厚層狀鈣質泥巖、粉砂巖、長石砂巖。厚度1134米,與下伏漾江組呈整合接觸關系。
上統(tǒng)壩注路組(J3b)為紫紅色厚層狀泥巖、粉砂質泥巖、細粒石英砂巖,局部含黃綠色鈣質團塊及條帶。厚度1176米,與下伏花開左組呈整合接觸關系,與上覆下白堊統(tǒng)景星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
本區(qū)僅出露白堊系下統(tǒng),自下而上可分為景星組(K1j)、南新組(K1n)和虎頭寺組(Klh)。
白堊系景星組(K1j)為灰白色中厚層狀中至細粒石英砂巖夾黃灰色塊狀鈣質復成礫巖向上過渡為紫色細至粉砂巖夾泥巖。厚度611米,與侏羅系上統(tǒng)壩注路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南新組(Kln)為紫灰色厚層狀細粒含長石石英砂巖及不等粒含巖屑石英砂巖、紫紅色鈣質巖屑石英砂巖。厚度592米,與下伏景星組呈整合接觸關系;㈩^寺組(K1h )為河湖相沉積,巖性主要為淺灰棕、淺灰白色塊狀含長石英砂巖,局部含銅,厚度138米,與上覆新生界古近系古新統(tǒng)含鹽層位動野井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與下伏南新組呈整合接觸關系。
區(qū)內新生界地層分布范圍較小,僅出露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古近系出露有古新統(tǒng)勐野井組(Elm)和始新統(tǒng)等黑組(E2d)。
古近系出露有古新統(tǒng)勐野井組(Elm)和始新統(tǒng)等黑組(E2d)。勐野井組(Elm)巖性為棕紅色鈣質泥巖、粉砂巖,厚度379米,與下伏中生代白堊紀下統(tǒng)虎頭寺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等黑組(E2d)為湖泊相沉積,上部巖性為棕紅、紫紅色粉砂質泥巖、粉砂巖與砂巖不等厚互層,下部為棕紅色鈣質泥巖、粉砂巖間夾細砂巖,厚度大于1945米,與下伏勐野井組為呈整合接觸關系。新近系僅在山間盆地出露上新統(tǒng)三營組(N2s),巖性為灰白、灰黃色礫巖、砂巖夾粘土巖及褐煤,厚度大于851米,與下伏等黑組呈不整合接觸關系。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山間盆地,主要為沖積—洪積、湖積、冰積礫石、砂礫及粘土;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