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的
主要目的有三:(1)認識各類地質現象;
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質技能,從野外觀察、記錄、描述到羅盤使用等等;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和勇于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建立地質思維,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㈡ 、任務
1、采集礦物和巖石標本,進行肉眼鑒定描述,訓練野外鑒別礦物和巖石的能力,初步掌握三大巖類的特征與區(qū)別標志,尤其是沉積巖與巖漿巖的野外判別。
2、由老至新了解華北型沉積地層層序、接觸關系、巖性特征及其沉積環(huán)境和沉積礦產,建立地質發(fā)展的時、空概念。
3、初步掌握褶皺、節(jié)理和斷層等主要地質構造的野外觀測方法和依據。
4、結合野外實際地質作用現象,觀察認識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等外動力地質作用,認識各種地質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貌景觀。
5、初步學會地形圖的使用、路線地質剖面的測量、地質點定點與描述、利用地質羅盤儀測量地層產狀要素、野外地質記錄等基本地質工作方法。
㈢、意義
通過這次的實習,鞏固了上半學期學習的理論知識,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所學,同時也在大腦中建立了與理論相關的模型,加深了我對煤礦地質學這門課的認識,讓我從書本中走了出來,親眼見到了真實的地質現象,了解了斷層、背斜、向斜等重要的地質現象,親自觀察了和體驗了各種巖石的分布和形態(tài),讓我從本質上對三大巖石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實習讓我們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來抽象的概念,使知識具體化,印象更深刻。實習豐富了我們的學習生活,為我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都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實習的過程激發(fā)了我在將來學習的熱情。所以,實習對我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㈢ 、工作量
全程的來回距離雖然很近,但是我們得收獲還是很豐富的,畫了幾幅重要的地質剖面圖,也收集了很多的巖石標本,對于我們更好的認識巖層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1、 時間:2011.6.30
2、 地點:北京西部山區(qū),下葦甸村西北約300米處至下葦甸村
第二部分地質發(fā)展史
本區(qū)自太古代至第四紀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歷史,總趨勢表現為由太古代的活動,到元古代后轉向穩(wěn)定,印支期又有活化的特征;沉積環(huán)境由元古代-古生代的海相和海陸相沉積,至中生代轉向陸相沉積環(huán)境的演化過程。本區(qū)的構造演化可劃分為四個演化階段:
1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階段
太古代早期(約3.5Ga),在冀東一帶出現海底火山噴發(fā),形成了以遷西群為代表火山一沉積建造。太古代晚期(約3.0Ga)地殼開始分異,形成以阜平群、泰山群等為代表的孤立分散的小陸塊。大約2.5-2.6Ga,發(fā)生強烈的阜平運動,分散的陸塊粘合形成較大的剛性塊體。早元古代早期的五臺運動使剛性板塊進一步擴大,奠定了華北板塊的基本構造格架。早元古代晚期的呂梁運動,使沉積區(qū)褶皺隆起,形成了包括本區(qū)在內的統一的華北板塊結晶基底。
2中新元古代裂塹演化階段
呂梁運動后,華北板塊進入相對穩(wěn)定的蓋層發(fā)育階段,早期由于地殼較薄,具有相當的活動性,廣泛發(fā)育裂塹。接受了青白口系長山組、景兒峪組濱淺海沉積。新元古代末期,本區(qū)整體上升成陸,在約2億年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中遭受剝蝕夷平,缺失震旦系和早寒武世早期沉積,早寒武世中期本區(qū)再度下降接受沉積,形成府君山組與景兒峪組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
3古生代穩(wěn)定蓋層發(fā)育階段
古生代伊始,華北板塊作為一個整體再度下降接受沉積。由早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海侵擴大,本區(qū)發(fā)育以鮞狀灰?guī)r、竹葉狀灰?guī)r、泥質條帶灰?guī)r、藻灰?guī)r為代表的動蕩淺海環(huán)境沉積物。早奧陶世海侵進一步擴大,亮甲山期為本區(qū)最大海侵時期,沉積巨厚的濱淺海碳酸鹽巖沉積。從晚奧陶世開始,由于受加里東運動影響,本區(qū)再次整體上升成陸,長期遭受剝蝕夷平作用達140Ma之久,形成了準平原化的地形地貌。中石炭世才重新下降接受沉積,沉積了本溪組和太原組海陸交互相含煤建造。晚石炭世末期地殼上升,使本區(qū)自早二疊世開始脫離海相環(huán)境,逐步轉入陸相沉積環(huán)境。中石炭世一早二疊世,本區(qū)處于氣候潮濕、地勢低平、植物茂盛、沼澤廣布的環(huán)境,是華北地區(qū)重要的成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