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實習區(qū)的區(qū)域地質概況
實習區(qū)柳江盆地地層屬于華北型,除普遍缺失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中下三疊統、白堊系及第三系之外,其它時代地層發(fā)育較好,出露較全,
各地層單位劃分標志清楚,化石較豐富,地層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全區(qū)范圍內出露的地層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統,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統和二疊系,中生界上三疊統和侏羅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表1-1)。各時代沉積地層分布占本區(qū)總面積的2/3左右,其中第四系分布最廣,中生界次之,其它時代地層零星分布。
四、實習區(qū)的自然地理概況
(一)地形地貌
柳江盆地南北長約20km,東西寬約12km,北、東、西三為俊俏的叢山所包圍,僅南面向渤海開口。貫穿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qū)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內以低山、丘陵地形為主,最高山峰為西北部的老君頂,海拔493.7m,最低處為東南部大石河河谷內的南刁部落,海拔為70m左右。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巖分布區(qū)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300m之間,山峰多在400m以上;東部山區(qū)山峰海拔高度一般為160~300m。在低山和丘陵之間,多發(fā)于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全是礫石堆積,河床、河漫灘和階地等河流地貌發(fā)育?偟牡孛蔡卣髋c全區(qū)相同,亦表現為西北高、東南低。
臨海地帶長約50km,海岸地貌發(fā)育,侵蝕與堆積海岸相間分布,形成許多優(yōu)良浴場。暫時性地面流水作用強烈,坡積物、洪積物隨處可見。大石河和湯河是區(qū)內主要河流,形成許多流水地貌。
(二)河流
實習區(qū)內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湯河、戴河和洋河等,均系入海河流,為臨海小型水系,都是明顯的季節(jié)性河流。大石河發(fā)源于青龍縣,其源頭較多,主要發(fā)源于祖山的東部和東北部。大石河水量豐富,年平均流量為1.68×108m3,補給來源以降水為主,平時降水量小,暴雨后洪水立即上漲,且暴漲暴落。湯水河有兩個源頭,一源為撫寧縣柳觀峪西溝,另一源為撫寧縣溫泉堡西南的方家河村,在秦皇島海港區(qū)西側入海,河水補給來源以降水為主。洋河由東洋河和西洋河兩大支流組成,于洋河水庫匯合,至洋河村西口入海。戴河有三個源頭,以東源最大,發(fā)源于撫寧縣北莊河鄉(xiāng)的螞蟻溝;河床上游寬潛無水,多砂礫石下游常窄深,多泥沙。
(三)氣候
本區(qū)處于中緯度地區(qū),為溫暖帶半濕潤季風區(qū),屬于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陽光充足,水熱資源豐富。春季多日照,氣溫回升快,降水少,相對濕度低,空氣干燥,蒸發(fā)快,風速較大;夏季多陰雨,空氣潮濕,氣溫高但少悶熱;秋季時間短,降溫快,秋高氣爽;冬季長,寒冷干燥多晴天。年氣溫差較大,年降水量多寡變化顯著。四季氣候特征為;夏季平均氣溫高于20℃;冬季平均氣溫低于℃;春秋季多于兩者之間。
年降水量為400~1000mm,年平均降水量為695.5mm,多集中于7~8月份,可達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多集中于這個季節(jié)。
主要風向受季風影響,夏季多西南風,冬春季多東北風。主導風向為西南,平均頻率為12.9%,其次為南西,再次為正東,平均風速在5m/s以下。由于本區(qū)風向常是西南,強風向的東北,故海岸侵蝕、堆積和濱岸沙丘堆積方向于風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