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工程地質學是研究與工程建筑有關的地質問題的一門學科,它研究人類工程建設活與自然地質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是地質學與工程緊密結合的應用性學科。
在課本上,我們初步了解了地質作用、礦物與巖石、地質構造、土的成因類型、地下水、巖石和巖體的工程地質性質,常見的地質災害,工程地質勘察方法等。
為了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理論聯(lián)系現(xiàn)場實際,再回歸到理論上來,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現(xiàn)場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在實驗室參觀了礦物和巖石標本,并到番禺蓮花山實地參觀當?shù)氐湫偷牡刭|災害。
2. 不良地質現(xiàn)及其防治
2.1崩塌的形成條件及治理措施
形成條件:斜坡巖體平衡穩(wěn)定的破壞是形成崩塌的基本原因。產生崩塌的基本條件有:
(1)地形條件高陡斜坡是形成崩塌的必要條件。規(guī)模較大的崩塌,一般多發(fā)生在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度(大多數(shù)介于55度到75度之間)的陡峻斜坡上;斜坡前緣由于應力重分布和卸荷等原因,產生長而深的拉張裂縫并與其他結構面組合,逐漸形成連續(xù)貫通的分離面,在觸發(fā)因素的作用下發(fā)生崩塌;斜坡的外部形狀,對崩塌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在上緩下陡的凸坡和凹凸不平的陡坡上易發(fā)生崩塌。
(2)巖性條件堅硬巖石具有較大的惡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才能形成高陡的斜坡。所以,崩塌常發(fā)生在由堅硬脆性巖石構成的斜坡上。
(3)構造條件陡崖或陡坡中稀疏發(fā)育有各種軟弱結構面,如巖層層面、斷裂結構面、軟弱夾層,且結構面產狀向臨空面傾斜,或兩組結構面的組合郊縣向臨空面傾斜。但松軟巖石組成的巖體,即使結構面很密集,也不產生崩塌,只產生危害不大的剝落現(xiàn)象。
(4)其他條件晝夜溫差、季節(jié)溫度的變化;地表水的沖刷、溶解和軟化裂隙填充物形成軟弱面,或水的滲透增加靜水壓力;暴雨、地震、人工爆破、地下采礦或巖石裂隙中雪水凍結的脹裂作用以及坡腳的人工活動等,往往是觸發(fā)崩塌的誘因。
崩塌的治理措施
(1)清除坡面危石,加固坡面噴漿、抹面、砌石鋪蓋等,以防止軟化巖層進一步風化;灌漿、勾縫、鑲嵌、錨栓等,以恢復和增強巖體的完整性。
(2)危巖支頂如用石砌或混凝土作支撐、護支、支墩、支墻等,以增強斜坡的完整性。
(3)攔截防御如修筑落石平臺、落石網(wǎng)、落石槽、攔石堤、攔石墻等。
(4)調整水流如修筑截水杜塞裂縫、封底加固附近的灌溉引水、排水溝渠等,防止水流大連能夠滲入巖體而惡化斜坡的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