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工藝與原材料的控制
1.1施工工藝
噴射前,應將巖面沖洗千凈,并將表面軟弱破碎巖石清掃干凈。噴射作業(yè)應分區(qū)段進行,長度一般不超過6二,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后一次噴射應在前一次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若終凝后1h以上再次噴射,應用風水清洗混凝土表面。邊墻一次噴射厚度4~6cm,拱部則為2-4em,噴射2一4h后應灑水養(yǎng)護,一般養(yǎng)護7一14d,混凝土噴射后至下一循環(huán)放炮時間,應通過試驗確定,一般不小于4h,放炮后應對混凝土進行檢查,如出現(xiàn)裂紋,應調(diào)整放炮間隔時間或爆破參數(shù)。
1.2原材料控制
(1)拌和用水:工程中多以飲用水作為拌和用水,而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含硫酸鹽量(SO4,一)超過水量1%的水,含有影響水泥正常凝結(jié)與硬化的有害物質(zhì)的水均不得使用。
(2)水泥:為保證噴射混凝土的凝固時間及與速凝劑的相溶性,所用水泥應具有強度高、抗?jié)B性和耐久性好,應優(yōu)先選用4S5,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其次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和火山灰
(3)骨料:混凝土的強度除了取決于骨料的強度外,還取決于水泥漿與骨料的粘結(jié)強度,同時骨料的表面越粗糙界面粘結(jié)強度越高,因此用碎石比用卵石好。實驗表明在一定范圍內(nèi)骨料粒徑越小,分布越均勻混凝土強度越高,骨料最大粒徑地減少不僅增加了骨料與水泥漿的粘結(jié)面積,而且骨料周圍有害氣體減少,水膜減薄,容易拌和均勻,從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
(4)活性:摻和料:水泥水化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在28d的齡期中,水泥的實際利用率僅占60%一70%,而另外的未水化的水泥中的Ca0后期遇水后生成Ca(OH)2,產(chǎn)生體積膨脹,給后期強度帶來不利影響,利用活性摻和料代替部分未水化的水泥,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最主要的是可以利用活性材料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是Si02與A403)與水泥水化產(chǎn)物Ca(OH):進行二次反應,生成含水硅酸鈣與含水鋁酸鈣,新生成的水化產(chǎn)物不僅提高了噴射混凝土的強度和致密性,而且提高了其抗凍、抗?jié)B、抗腐蝕等性能,這一類活性摻和料主要是粉煤灰和沸石粉,摻量約為水泥重量的10%-20%.
(5)外加劑:為了降低用水量、降低回彈率和粉塵率,使噴射混凝土早凝早強,必須使用外加劑。應采用符合質(zhì)量要求并對人體危害性很小的速凝劑,摻加速凝劑之前,應做速凝劑與水的相溶性實驗及水泥凈漿速凝效果實驗,注意速凝劑效果實驗,初凝時間不應大于5min,終凝時間不應大于10min,保持速凝劑干燥勿受潮變質(zhì),在噴射混凝土中添加速凝劑的目的是使噴射混凝土滿足設(shè)計要求,促進早強。一般速凝劑最佳摻量約為水泥重量的2%一4%,實際使用時拱部可利用2%-4%,邊墻可用2%,過多的摻量對噴射混凝土反而不利,這是因為速凝劑雖然加速了噴射混凝土的凝結(jié)速度,但也阻止了水在水泥中的均勻擴散,使部分水包裹在凝結(jié)的水泥中,硬化后形成氣孔,另一部分水泥因而得不到充足的水分進行水化反應而干縮,從而產(chǎn)生裂紋。另外速凝劑摻人應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