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術(shù)自1983年傳入我國以來,在油田建設、水利水電、抗洪搶險、污水處理、橋梁、港口碼頭及城建工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如大港油田勘探人工島、豐滿電站擋水大壩迎水面全面修補的水下面板防滲墻工程、四川鹽邊縣水電站地下水庫防滲堵漏工程、錢塘江大堤加固工程等。這些工程都因此達到了質(zhì)量好、進度快、造價低,F(xiàn)對其中的三個工程作一介紹。

  在豐滿擋水大壩面板防滲墻施工中的應用

  為了解決豐滿擋水大壩壩體和壩基的質(zhì)量問題,豐滿電廠會同有關(guān)部門自1954年以來,采用了十多種修補措施進行處理,但始終未能達到要求。

  豐滿電廠會同設計、施工及研究單位,制定了使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作水下面板防滲墻,并對基底進行強夯處理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保護的施工方案。工程于1995年8月開始進行施工,1996年1月施工完畢。面板及護底面積共約20000m2,現(xiàn)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量約30000m3,混凝土澆筑共歷時4個月。經(jīng)強度試驗,孔樣平均抗壓強度為22MPa,最低強度達19MPa,達到了設計要求(C20);經(jīng)抗?jié)B試驗,其抗?jié)B標號滿足了不低于S12的設計要求;經(jīng)孔內(nèi)攝像和超聲波檢測顯示,施工縫、空洞、蜂窩麻面等缺陷率僅占2%.

  業(yè)主及施工單位最滿意之處,就是在正常水位的條件下完成了施工,并比較徹底地解決了長期以來困繞大壩的滲漏問題,施工工期因使用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而大大縮短,工程投資也比以前采用過的多種修補方案節(jié)省。


  在鹽邊縣水電站地下防滲墻及大溶洞封堵施工中的應用

  鹽邊縣水電站是從地下水庫取水至4km外的狼頭山利用落差發(fā)電的電站。地質(zhì)勘測顯示:該地下水庫流水孔洞大小及分布不均勻,需從地面鉆孔和開縫對地下流水孔進行水下堵漏和抗?jié)B處理。處理方案為:在空洞集中的部位,從地面鉆孔開槽進行整體澆筑防滲墻,防滲墻厚度為1.0m,連續(xù)長度為300m,深度達24m,利用吊斗探底開蓋倒灌澆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對大空洞進行地面鉆孔水下封堵的措施,根據(jù)水下孔洞的大小由地面開洞,首先拋石塊做護基,再用導管連續(xù)現(xiàn)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封堵分散水流,使水流集中從三個大溶洞流入引水干管中。

  水下混凝土澆筑共用二個多月,完工后鉆孔取樣顯示:對小溶洞進行的地下連續(xù)墻處理部分,縫隙、蜂窩麻點、空洞等缺陷較少;對大溶洞進行的拋石封堵水下澆筑混凝土部分,缺陷相對多一些,但能滿足地下封堵水流的要求。

  在大港油田先導性勘探人工島施工中的應用

  大港油田多目標先導性勘探人工島號稱中華灘海第一島,經(jīng)過全國專家論證,認為這是我國首例大型海上連續(xù)澆灌水下混凝土工程,難度高,風險大,是代表國家水平的技術(shù)項目。大港油田淺海公司和鐵十八局在施工后認為: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進行人工島島壁水下壓艙水下澆筑具有質(zhì)量好、進度快的特點,對縮短海上工期和預防海上風暴潮災害十分重要。

  (1)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富有黏稠性、流動性保持能力強、塑性好、很少秘水或冒漿,具有優(yōu)良的抗分散性、自流平性、填充性和保水性。

  (2)與普通混凝土相比,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澆筑受施工條件的影響少,施工質(zhì)量波動小,能較好地避免成墻目標混凝土材料的離析和強度分散,降低缺陷率,能較大程度地減少泥漿下澆筑而使混凝土強度降低。

  (3)在獲得同等混凝土強度的情況下,使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所要求的配制強度大幅度降低,從而可以節(jié)省水泥、降低混凝土彈模。

  (4)使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有助于施工縫新、老混凝土之間的接觸性能保持良好。

  (5)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發(fā)展已有二十余年的歷史,近十余年來,在我國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推廣使用,其技術(shù)成熟、可靠,可操作性強,使用常規(guī)的施工設備即可完成混凝土澆筑。

  (6)在獲得同樣的混凝土強度的情況下,混凝土的生產(chǎn)成本約增加27元/m3,與防滲墻造價相比,費用增加比例約2%,所以其性價比指標較好。

  綜上所述,在防滲墻工程中引進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術(shù)將有顯著的技術(shù)、經(jīng)濟效益和現(xiàn)實意義,有必要在該技術(shù)基礎上開展相關(guān)的試驗研究,以在防滲墻墻體材料技術(shù)上取得進步,并促進高壩深厚覆蓋層基礎防滲墻設計與施工技術(shù)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