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底查到順利通過基礎課,就開始著手準備專業(yè)課了。

大概在3月份時,就網購了劉興錄主編的《注冊巖土工程師專業(yè)考試案例分析歷年考題及模擬題詳解(2009年版)》,以及《注冊巖土師必備規(guī)范匯編》,加上單位里有的《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以及自己手上的土力學及地基基礎教材,感覺資料基本就配備齊了(由于規(guī)范匯編中的有些規(guī)范不是最新版本,后來還陸陸續(xù)續(xù)買了單本的規(guī)范,比如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水利水電地質勘察規(guī)范、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還有樁基規(guī)范,樁基規(guī)范其實匯編中已經是08版的了,但考慮到這本規(guī)范比較重要,需要非常熟悉,所以專門購買了單本)。

根據前輩們提供的一些經驗,我在平時開始注意土力學教材的復習。在此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就是日本的松崗元教授主編,由姚仰平和羅汀老師翻譯的那本土力學教材。其中講授的土力學內容看起來淺顯易懂,但又不乏深度,而且比較全面。因為看這本書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需要靜心思考,因此我常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地鐵和公交車上看這本書。其中有的內容可能我讀的不止一遍,但每遍都有“溫故而知新”的感覺。

下班回家以及周末如果沒什么重要事情就在家做題熟悉規(guī)范了。因為我從事的并不是一線設計行業(yè),在備考前基本不大接觸規(guī)范,因此熟悉規(guī)范是我最大的一個側重點。當時我主要就是以那本案例分析歷年考題及模擬題詳解中的題目為一個“點”,然后按圖索驥地去找規(guī)范上相應的內容,接著去熟悉相關聯(lián)的那一塊知識。寫到這里,想起上初中時數學老師告訴我們“要像拔紅薯一樣去學習”,這句話真的是讓我在高中、大學、碩士,乃至現(xiàn)在的注冊備考中都受益匪淺(在此一并感謝這位可愛的數學老師)。

這里可能需要提一下,我的工作是巖土工程有限元軟件技術支持。因此準備考注巖以后,我就盡量在工作的時候將軟件與規(guī)范聯(lián)系起來,并且在與客戶朋友交流時也常常會向他們學習一些工程方面的經驗。這一方面也不耽誤工作(或者說更加有利于工作),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的考試積累了專業(yè)及工程實踐知識。

大約在7月份上旬的時候,一位朋友借給我一本劉興錄主編的習題集(《注冊巖土工程師專業(yè)考試模擬試題解析及點評》(劉興錄和于海峰主編)),大開的那種,當時看了其中的一套,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調整方法。因為之前我用的那本模擬題詳解其實只是專業(yè)案例部分,也就是對應于第二天的考試內容;而第一天的專業(yè)知識部分我是一點都還沒概念。而且通過看那套題,我發(fā)現(xiàn)快速定位規(guī)范,并迅速找到那個知識點使非常關鍵的。于是接連刻意地去訓練了幾套專業(yè)知識題,通過這種方法,對規(guī)范有了進一步的熟悉。在此,非常感謝這位朋友,我能堅持到最后,并且取得比較好的成績與他的幫助與支持是分不開的。

這里想著重提的一點,是家里的氛圍。因為在上班時間工作內容比較多,而且有些不定期或不定時的問題需要解決,因此考試復習主要陣地就是在家里了。當時家里就只有我和老公兩個人,而且老公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家務基本不用我做,而且看電視時也會很自覺地把聲音調小,有時我煩躁了,他甚至會把電視調到靜音,以免影響我。尤其是到了后期,家人在實際行動上對自己的支持是非常寶貴非常重要的,感謝親愛的老公

應該是從8月上旬開始,周末一般卡時間做真題套題(主要做了06-09年的,9月份有出差,時間不大穩(wěn)定),然后在工作日進一步消化所做過的題目,總結經驗教訓(那兩個月我的作息時間基本是:早上5點起床,學習兩個小時,然后洗漱早飯出門上班。晚飯后一般堅持一個小時。周末有時會睡個懶覺,不過開始做題的時間一般不超過9點)。

除了上文提到的參考資料,我還看了電子版的《注冊巖土工程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300問》。感覺這本書比較系統(tǒng),而且直擊考點,可以在有空時隨時打開隨便看看。

一路走下來,得到了家人及很多朋友的鼓勵和支持,我覺得這甚至比資料還要重要。其實相關的備考資料種類很多,其中也不乏有很多錯誤的解答或者闡釋,所以關鍵是我們能否辯證地看待資料,真正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他人的經驗能真正消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