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實習收獲匯總
下面就實習與理論知識結合及得到的收獲做一些總結
(1)結構形式
當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結構或者是框架剪力墻結構,磚混結構也采用但用的比較少。我們所參觀的兩個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結構。
它是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性能。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剪力墻,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墻,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墻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純框架結構中的框架,剪力墻在框剪結構中也不同于剪力墻結構中的剪力墻。
(2)構造柱
磚混結構設計中,為了加強建筑物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減輕破壞,根據抗震規(guī)范,我們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圈梁和構造柱,來增強和
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構造柱的設置位置的規(guī)定:規(guī)范規(guī)定無論房屋的層數(shù)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應在外墻四角、錯層部位橫墻與縱墻交界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外墻和內橫墻交接處。.樓梯間四角最好設置。上人屋面的女兒墻也應設置構造柱。.跨度比較大的梁,如果不設置墻垛或墊塊,也應有構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為了加強砌塊隔墻的整體性,應在砌塊隔墻的適當位置設置構造柱或圈梁,具體設置位置和磚混結構的一樣。
(3)砌塊墻構造
A增加砌塊墻的整體性措施
⑴塊墻的接縫處理
砌塊在厚度方向大多沒有搭接,為了加強砌塊墻在水平的整體性,因此砌塊的長向錯縫搭接要求較高。具體做法參見施工手冊。另外砌塊建筑還應在適當?shù)奈恢迷O置圈梁。當圈梁與過梁位置接近時,往往用圈梁取代過梁。
⑵設置構造柱
砌塊墻的豎向加強措施是在外角、墻的轉角以及外墻交接處增設構造柱,將砌塊墻在垂直方向連成整體。
B門窗框與墻體的連接
砌塊墻與門窗框的連接一般是砌體中預埋木磚,用釘子將門窗框固定,或在砌體中預埋鐵件與門窗框焊牢。門窗框與墻體的連接除了以上,還有利用膨脹木楔,膨脹螺栓,鐵件錨固等做法。我們參觀的橋東里1號公寓住宅樓用的是固定處砌幾皮建筑黏土磚,以后用鋼釘加以固定。
C防潮構造
砌塊的吸水性強,易受潮。在易受水的部位,如檐口、勒腳、窗臺、近應做好防潮處理。我們參觀的公寓住宅樓就是在砌塊墻的下部砌了5皮粘土磚,以做防潮。
D不承重設置
為了保證砌塊墻不承重,應在砌塊墻的頂部與樓板相接處,應用粘土磚斜砌一皮或留20毫米的空隙,用木楔打緊,后用砂漿填縫。
(4)施工縫、變形縫和后澆帶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炷两Y構由于分層澆筑,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因混凝土先后澆注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xiàn)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