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中有一組亭,叫“畫中游”,由三座兩層的亭和游廊迭石組成,順應地形的起伏變化,高低錯落,造型豐富生動。但是,這并不是說亭子本身就是畫,而是說四周的景物環(huán)境如畫,來到
亭內(nèi),就如同走進了畫幅之中,作畫中之游。對于這種空間環(huán)境的美,姚鼐在《崗亭記》中有過這樣的描述:“寒暑陰零,山林云霧,其狀萬變,皆為茲亭所有!边@就生動地說明,亭之美,并不完全在于它的建筑造型之精,而更重要的,還在于它能集四周景物之勝,從有限空間,進入無限空間。所以乾隆皇帝在圓明園多次游賞園亭之后,便由衷地發(fā)出了“四柱虛亭不設欞,天客寥廓水清冷。適然俯仰得佳會,回絕尋常色與形”(《昭曠亭》)的感慨,道出亭的妙處所在。
清人許承祖在《詠曲院風荷》一詩中說:“綠蓋紅妝錦繡鄉(xiāng),虛亭面面納湖光”,寫出了亭的虛空特點。而亭的妙處,就在于“虛”,在于“空”。虛空納萬境。正是這樣,才形成了一種以虛為主的、空靈的、與四周環(huán)境交相流動的空間氣氛。所以蘇東坡才有“唯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象得天全”(《涵虛亭》)的感嘆。
袁枚在《峽江寺飛泉亭記》中也談到了這種內(nèi)外空間交流類所帶給人的感受。他說:“瀑旁有室,即飛泉亭他?v橫丈飲,八窗明凈,閉窗瀑聞,開窗瀑至。人可坐,可臥,可箕居,或偃仰,可放筆研,可淪茍置飲。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當時建此事者,其他乎?曾澄波善奕,余命霞裳與之對稱。于是水聲、棋聲、松聲、鳥聲,參錯并奏!逼俨际亲匀画h(huán)境,是外界空間的景色,水聲、松聲、鳥聲,乃是外部環(huán)境,而飛泉亭則在其間形成了一個適于休想的內(nèi)部空間。由于事所具有的這種虛空特征,可以使內(nèi)外空間景物交相呼應,故此才能產(chǎn)生無窮的意味。相反,若沒有這種空間的交流,或只是孤事,或僅是瀑布,其樂趣則會大為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