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我想首先強調一下有關于“保守”的概念,本文中所提到的保守并不單單指是思想的陳舊、對于固有模式的追捧,此處的保守更多的是強調關于對大學生思想的認知。 草草數萬字結束了我的大學畢業(yè)論文,結束之后才發(fā)現原來需要思考的東西還有很多。不僅僅是關于大學畢業(yè)論文的內容,更多的是對于一種“態(tài)度”的思考。
很慶幸的一件事情--在大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終于在學業(yè)(不敢稱其為學術)上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向,思考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但,十分不幸的是--我在自己喜歡思考的問題上不可避免的重新回到了原有模式的禁錮與限制。 某人說:“研究生都寫不出什么東西,本科生能寫出什么”。對于這個問題,我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的確,現在的教育模式(我并不是批判此種教育模式)讓我們學會的更多的是“模仿”,而并非由思考引發(fā)的創(chuàng)新。此時可能會有人發(fā)出反對的聲音:“大學里不是也有有能力的人發(fā)表論文么”,“人家怎么就學習這么好,你學習不好是你自己的責任”,“你就這樣吧,你也想不出什么道理”諸如此類的話語。 我承認人的差別性,但是在早已不是“精英教育”模式的今天,大學生如何在大學里成才或是僅僅說“我--如何在大學里成才”,成為了我思考的主要問題。畢竟現在的大學生活就像“大鍋飯”一樣,做什么都是“一群一群”的,但多少學過點兒經濟學的人都明白,一旦人們的行為出現了集群現象,那么人們獲得的利益就會越來越小。
上大學不是我們人生的目的,只是我們實現人生理想的一個階梯。 大學里多少有點兒“成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懂得--思考。但是,也不排除很多人只是在按照一種“被動的模式”進行發(fā)展而已。前一種人會在進取中不斷地更新和完善自我,而后一種人也只會為自己眼前的成績而欣喜若狂。 思考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引申出的創(chuàng)新才是人生的轉折點。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特殊性,我們學會的不應該是如何走別人的路,而應該是怎樣提煉他人的人生走好自己的路。
大學畢業(yè)論文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尚且不提直接拼湊抄寫之同學,我們只討論關于自我撰寫的那一小部分。 大學四年第一次被老師認認真真的指導論文,第一次和老師正正經經的探討關于論文中的問題,其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是,這種享受也僅僅是一種短暫的美好回憶。
與畢業(yè)論文相比,我更喜歡在日記中抒寫很多我對于經濟現象的思考。其中原因有四:
1、有些人認為我們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缺乏思考,根本就不會寫出什么好文章;蚴钦f,寫出來之后,除了身邊三五好友可以互相討論,我們沒有更加激烈的思想交鋒的戰(zhàn)場。
2、抄襲的模式已經固定在了很多人的頭腦當中,除非是學習成績“拔尖”的學生,否則就算是你思考良久的文章也會被當做是“參考”他人文獻而拼湊出的“成果”。
3、畢業(yè)論文的目的是為了答辯之后順利畢業(yè),所以面對畢業(yè),大家都是風險的回避者,“安全第一”成為了論文撰寫的“指導思想”。
4、論文需要層層審批,句句需要斟酌,篇篇需要把關,可以說,很多思想是不能直接出現在文章中的。
綜上所述,這就造成了很多同學的文章缺乏新意,缺乏思想,就像是包了一層皮的骷髏。 我和很多同學討論過關于文章撰寫的問題,一部分人想過要自己寫,但是更多的人因為“麻煩”而最終放棄了大學中最后一次自我思考的機會。 這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悲哀。四年的第一次“學術探討”竟然是即將畢業(yè)的時刻。 格瑞姆.漢卡克在《上帝的指紋》中闡述了一種關于他寫作的態(tài)度,即:即使文章中出現缺陷,也不要輕易的去否定和更改原有的文章,最好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思想重新抒寫,然后作為原有思想的補充。這種觀點是我十分欣賞的,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我思考了許多問題,但最終不得不因為篇幅問題刪減了很多很多。 文章需要一種完整性,需要一種思考的連續(xù)性。當然,為了大學能夠順利畢業(yè),我也只能很無奈的“破壞”自己思考的產物。 很無奈。 我不滿意自己寫的畢業(yè)論文,作為畢業(yè)的工具他夠格了,但是作為自己“思考”的產物,他還差的很遠很遠。 我承認,我只是一個缺乏社會經驗,還處在憑激情思考問題層面的,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而已。但是,我可以在我自己的“地盤”盡情的思考我自己的人生。 創(chuàng)新需要他人認可么?努力需要他人認可么?我們現在做的一切需要他人的認可么? 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也相信,這種認可是少數的,也許只有自己--這一個人。 最后一句話,送給身邊的幾位好友:別太在乎周圍人的看法,除了考慮某些問題以外,我們還是應該思考思考經濟學里的那句名言“逆經濟風向而動”。 好了,思考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