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題目:

  學 號:

  姓 名:

  申請學位:

  所在學院:

  學科專業(yè):

  指導教師:

  報告時間:

  一、論文選題的理由或意義

  1、c蘊涵了東方文化的真諦,是中國文化的根,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我國自古就有良好的詩教文化,歷來都將古詩文教學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xiàn)了讓學生從小接受古詩文的熏陶,在咀嚼英華的過程中傳承中國幾千年深厚文化。1999以來,為了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尤其是其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各級各類語文教材都進行了改革,加大了古詩文的比例。2001年新課程改革開始推行,新的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學生要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古詩文作為一種不可替代的藝術形式,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承載了中國幾千年深厚的民族文化,高度重視并研究古詩文教學,是語文新課程改革在國際化、全球化背景中追求教育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戰(zhàn)略選擇,也是捍衛(wèi)母語教育民族尊嚴,引導學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有效措施。所以研究如何全面提高古詩文教學質量,對于學生個體生命的持續(xù)發(fā)展和我國傳統(tǒng)文化與民族精神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都具有重大價值。

  2、以民族化為特色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也十分注重引領學生在古詩文的殿堂中尋珍探寶。目前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已在江蘇乃至全國范圍內被廣泛使用,很多學校都把它作為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平臺,參與新課程改革和建設的許多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和學生、家長等也對其都作出較高評價,認為它可以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筆者對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的選編及教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

  3、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目前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詩歌選編尚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古詩詞脫離學生生活,無法引起共鳴;一些古詩詞并非名家經(jīng)典,典范意義不強;《新課程標準》要求1—6年級的學生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錄中列出70首《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但推薦的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與課文中的古詩文有很多都相同,故無法達到160篇的背誦要求;兒童題材的古詩文數(shù)量欠缺;選編的古詩文書上缺乏必要的注釋,造成學生預習的難度;六年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沒有選編一篇淺易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言文。同時長期以來,語文教學普遍忽視了詩詞教學,小學古詩文教學現(xiàn)狀存在不少問題和弊端:教師教學觀念保守,教法陳舊,學生缺乏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古詩文教學長期低效無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中國古詩文所蘊含的中華文化的學習和繼承。這些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此,既要對目前的古詩文選編進行革新:體例要更多樣,內容要更豐富,朝代要更有代表性,選擇更經(jīng)典更權威的古詩文,同時必須要對目前古詩文的評價形式進行必要的改革。另外,教師更要探索古詩文教學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學生也應培養(yǎng)古詩文欣賞興趣,學習探尋古詩文美感。這是本文試圖探討的重點內容。

  4. 對古詩文選編及教學的研究,近年來也是語文教育理論界與學校的熱門話題。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一體化,多元的世界文化也有走向一體化的趨勢,青少年不可避免地對各種各樣的文化接觸越來越多,輕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象日益突出,作為教育第一線的學校有義務有責任要教育孩子珍惜自己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借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春風,學校有了自己一定的課程開發(fā)和管理權,研發(fā)古詩文校本課程,激發(fā)了學校和教師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爭先做教材的開拓者和課程的開發(fā)者,各地各校相繼刮起了“國學風”!兜茏右(guī)》、《孝經(jīng)》、《顏氏家訓》、《道德經(jīng)選》等各種經(jīng)典古文古詩篇目被列為國學經(jīng)典誦讀篇目推薦走進了學生的生活。“傳承國學經(jīng)典 ,做有根的人” 的號召越發(fā)振聾發(fā)聵,國學熱持續(xù)升溫的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在順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前提下,遵循語文教育規(guī)律,有序、有度、有效地開發(fā)古詩文教學資源,作為教材,應該發(fā)揮它的引領作用,教材中古詩文選編及教學的研究顯然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

  二、國內外關于該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

  對蘇教版古詩文選編及教學的研究,近年來也是語文教育理論界與學校的熱門話題,從筆者手上已掌握的大量文獻資料進行簡單整理來看,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尚未發(fā)現(xiàn)關于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方面的系統(tǒng)理論研究的專著,對古詩文的分析散見于一些相關的教育理論、教材、教學的書中,如黃光碩的《語文教材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黃顯華,翟秉坤的《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增訂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王榮生,李海林的《語文課程與教學理論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謝錫金的《中國語文課程、教材及教法:面向有特殊需要的學童(香港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等。

  2.針對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選編及教學系統(tǒng)進行研究的學位論文筆者搜索到的有七篇,其中大多以分析初高中教材中的古詩文鑒賞的居多,對于小學古詩文選編及教學研究,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人文科學系的趙淑華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詩歌的選用》(淄博師專學報2011年第1期P15)中從教材的角度提出:小學語文教材的詩歌包括古詩與古詞、兒歌與兒童詩。從現(xiàn)行小學語文版本詩歌的選擇狀況來看,經(jīng)典的古詩詞居于首位,詩歌的學習幾乎成了古典詩詞的學習,他認為小學語文教材在文體選擇上,理應考慮到它的復雜性,體現(xiàn)對兒童當下生長狀態(tài)、情感萌動、心靈世界的關懷。亦有3篇學位論文對小學語文教材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并將不同版本進行比較研究,例如華東師范大學的史玲玲的《人教版與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的比較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第8期)、東北師范大學李英娟的《課改前后小學語文教材(人教版)比較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第3期)、河北師范大學寧冬梅的《小學語文教材演進態(tài)勢說要》河北師大碩士論文,2005年第9期)等。但在這些論文中只是零星分析了古詩文選編及教學的一些原則、理念、標準等,尚未進行展開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