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是連接柱頭或柱腳的水平構(gòu)件,它是一種輔助性構(gòu)件,可以加強(qiáng)構(gòu)架的整體穩(wěn)定性。

     一、額枋與平板枋

         額枋簡(jiǎn)稱“額”,它是柱頭部的水平聯(lián)系構(gòu)件,并可承托斗拱和橫向梁架。位于檐柱頭上的額枋又稱“檐枋”。
         額在漢至唐的時(shí)期稱為“楣”。隋代以后,楣多放在柱頭頂上,乘托斗拱和梁。隋唐時(shí)期,楣開始放在柱頭之間,上皮與柱頭平,兩端插入柱中。有得做上下兩道楣,上的舊做法為“檐額”;清代稱“闌額”,下層楣叫做“由額”,而稱隨以前壓在柱頭上的舊做法為“檐額”;清代稱闌額為“大額枋”,由額為“小額枋”,大、小額枋之間為“由額墊板”。闌額和柱頭上水平放置的一塊長(zhǎng)度與每間面闊相同的木板,宋稱“普拍枋”,清代叫“平板枋”,上面乘托斗拱。

     二、脊枋與金枋

          在正脊處,脊檁(桁)下面的枋子叫“脊枋”。在脊檁(桁)與脊枋間有“脊墊板”。
          位于檐枋和脊枋之間,沿屋面坡度逐層放置的枋子都叫做“金枋”。按金枋所處的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枋”、“中金枋”、“下金枋”之別。每根金枋對(duì)應(yīng)一根金桁。在金枋與金桁之間為金墊板。
           脊枋或金枋的兩端或交與金柱、或交與瓜柱(包括金瓜柱或脊瓜柱)、或交與梁架的側(cè)面。

     三、箍頭枋(又稱“搭腳大額枋”)

          箍頭枋是檐枋的一種特殊情況,即檐枋的一種。在建筑物的梢間或山面的轉(zhuǎn)角處與角柱相交的檐枋叫“箍頭枋”。在多角的亭子建筑中,與角柱相交的檐枋都是箍頭枋。
          箍頭枋有單面箍頭枋與搭腳箍頭枋之分。單面箍頭枋用于懸山建筑的梢間;而搭交箍頭枋用于廡殿式、歇山式建筑的轉(zhuǎn)角或多角形建筑的轉(zhuǎn)角處。
          箍頭枋也有大式、小式之分。帶斗拱的大式建筑中箍頭枋的外伸端部常做成“霸王拳”的形狀;無斗拱的小式建筑中則做成“三岔頭”的形狀。

     四、穿插枋

          位于抱頭梁或桃間梁下,連系檐柱與金柱的枋叫“穿插枋”,位于桃間梁下的,也叫“桃間隨梁”。位于角檐柱和角金柱間的叫“斜插金枋”。

     五、天花枋及天花構(gòu)造

          天花枋是承托天花的主要構(gòu)件之一,它與天花梁共同構(gòu)成室內(nèi)天花的承托構(gòu)架。其中,位于面闊方向的稱為“天花枋”,位于進(jìn)深方向的稱為“天花梁”。天花枋與天花梁斷面不同,但其上皮均與天花上皮平。
          天花上另一種半圓形斷面構(gòu)件叫做“帽兒梁”,常與“天花支條”連做,沿面闊方向布置。其作用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吊頂中的大龍骨。貼附于天花枋或天花梁側(cè)面的天花支條又叫“貼梁”。

     六、雀替

          雀替又叫“角替”,置于梁坊下與柱交接處,可加固梁坊與柱的連接,縮短梁坊的凈跨距離。
          雀替在宋代叫做“綽幕枋”雀字是由“綽”字演變而來,替是“替木”的意思。
          雀替主要有以下幾類:
          1、雀替。指的是普通雀替。
          2、大雀替。常用于喇嘛教建筑。它比普通雀替大,長(zhǎng)而且厚,下面用柱支撐。
          3、小雀替。出頭很小。
          4、通雀替。在梁下立中柱,上安穿越柱頭的長(zhǎng)雀替。
          5、騎馬雀替。在建筑物末端,或廊子及垂花門側(cè)轉(zhuǎn)角的開間較窄,常使兩個(gè)雀替連為一體,稱為騎馬雀替。
          6、花芽子。常用在廊子上,刻成卷草等圖樣。四川叫做“彎門”,使用很普遍。南方常用雕刻很華麗的彎門,不過彎門做的很長(zhǎng)時(shí),就變成了花罩。
          7、龍門雀替。這是一種非常華麗的大型雀替,柱旁雀替下設(shè)有梓框,雀替上裝設(shè)三伏云等雕飾件。

       七、地栿

            地栿是連接柱腳的水平構(gòu)件,以加強(qiáng)柱下部的整體剛度。在開門處也做為門檻。在欄桿下面,須彌座上,有一層水平條帶,也叫地栿,用以安裝欄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