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用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多層和高層建筑工程地基等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進行地基處理的工程。
2施工準備
2.1材料要求和配合比
2.1.1材料要求
2.1.1.1 碎石: 粒徑為20~50mm,松散密度1.39t/m3,雜質含量小于5%
2.1.1.2石屑: 粒徑為2.5~10mm,松散密度1.47t/m3,雜質含量小于5%。
2.1.1.3 粉煤灰: 利用III級粉煤灰。
2.1.1.4水泥: 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新鮮無結塊。
2.1.2 混合料配合比
根據(jù)擬加固場地的土層情況及加固后要求達到的承載力而定。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按抗壓強度相當于C7-C1,2低強度等級混凝土,密度大于2000Kg/m3,摻加最佳石屑率(石屑量與碎石和石屑總重之比)約為25%的情況,當w/c(水與水泥用量之比)為1.01~1.47,F(xiàn)/c(粉煤灰與水泥重量之比)為1.02~1.65,混凝土抗壓強度約為8.8~14.2Mpa。
2.2主要工機具
樁成孔,灌注一般采用振動式沉管打樁機架,配DZJ90型變距式振動錘,亦可采用履帶式起重機,走管式或軌道式打樁機,配有挺桿,樁管。樁管外徑分φ325mm,φ377mm;螺旋鉆孔機,分為履帶式L2型,汽車式Q2-4型,配備混凝土攪拌機及電動氣焊設備及機動翻斗車,手推車,吊車等機具。
2.3作業(yè)條件
2.3.1 巖土勘察報告,基礎施工圖紙,施工組織設計齊全。
2.3.2地面上的建筑物,地下管線,電纜,舊基礎等已全部拆除,沉管振動對鄰近建筑物及廠房內儀器設備有影響時,已采取有效保護措施。
2.3.3施工場地已平整,對樁機運行的松軟場地已進行預壓處理,周圍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
2.3.4 軸線控制樁及水準基點樁已設置并編號,且經(jīng)復核,樁位置已經(jīng)放線并標識。
2.3.5 已進行成樁,夯填工藝和擠密效果檢驗,確定有關施工工藝參數(shù),并對試樁進行了測試,承載力擠密效果符合設計要求。
2.3.6供水、供電、運輸?shù)缆、現(xiàn)場小型臨施設施已設置就緒。
2.4作業(yè)人員
2.4.1主要作業(yè)人員:機械操作人員、壯工。
2.4.2 施工機具應由專人負責使用和維護,大、中型機械特殊機具需執(zhí)證上崗,操作者須經(jīng)培訓后,執(zhí)有效的合格證書可操作。主要作業(yè)人員已經(jīng)過安全培訓,并接受了施工技術交底(作業(yè)指導書)。
3施工工藝
3.1工藝流程
 
3.2 操作工藝
3.2.1應考慮隔排隔樁跳打,新打樁與已打樁間隔時間不應少于7d。
3.2.2 樁機就位須平整,穩(wěn)固,沉管與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如帶預制混凝土樁尖,需埋入地面以下300mm。
3.2.3螺旋機就位:鉆機就位時,必須保持平衡,不發(fā)生傾斜、位移,為準確控制鉆孔深度,應在機架上或機管上做出控制的標尺,以便在施工中進行觀測、記錄。
3.2.4在沉管過程中用料斗向樁管內投料,待沉管至設計標高后,須繼續(xù)盡快投料,直至混合料與鋼管上部投料口齊平。如上料量不夠,可在拔管過程繼續(xù)投料,以保證成樁標高及密實度的要求;旌狭蠎丛O計配合比配制,投入攪拌機加水拌和,攪拌時間不少于2min,加水量由混合料坍落度控制,一段坍落度為30~50mm,成樁后樁頂浮漿厚度一般不超過200mm。
3.2.5 當混合料加至鋼管投料口齊平后,沉管在原地留振10s左右,即可邊振動拔管,拔管速度控制在1.2~1.5m/min左右,每提升1.5~2.0m,留振20s。樁管拔出地面確認成樁符合設計要求后,用粒狀材料或粘土封頂,移機進行下一根施工。
3.2.6施工時,樁頂標高應高出設計標高,高出長度應根據(jù)樁距、布樁形式、現(xiàn)場地質條件和施打順序等綜合確定,一般不應小于0.5m。
3.2.7成樁過程中,抽樣做混合料試塊,每臺機械一天應做一組(3塊)試塊(邊長150mm立方體),標準養(yǎng)護,測定其立方體28d抗壓強度。
3.2.8 為使樁與樁間土更好的共同工作,在基礎下宜鋪一層150~300mm厚的碎石或灰土墊層。
3.2.9冬期施工:冬期施工,應采取加熱保溫措施,完樁后表面應進行覆蓋,防止受凍。
3.2.10雨季施工:雨季施工應嚴格控制材料含水率和拌合物水灰比,同時做好現(xiàn)場排水措施,防止早期浸泡,降低樁體強度。
4質量標準
4.1主控項目、一般項目
4.1.1 水泥、粉煤灰、砂及碎石等原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
4.1.2 施工中應檢查樁身混合比、坍落度和提拔鉆桿速度(或提拔套管速度)、成孔深度、混合料灌入量等。
4.1.3 施工結束后,應對樁頂標高、樁位、樁體質量、地基承載力以及褥墊層的質量做檢查。
4.1.4 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的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
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地基質量檢驗標準

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檢查方法
單位
數(shù)值
主控項目
1
樁徑
mm
-20
用鋼尺量或計算填料量
2
原材料
設計要求
查產(chǎn)品合格證書或抽樣檢驗
3
樁身強度
設計要求
28d試塊強度
4
地基承載力
設計要求
按規(guī)定的辦法
一般項目
1
樁身完整性
按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
按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
2
樁位偏差
滿堂布樁≤0.40D
條基布樁≤0.25D
用鋼尺量,D為樁徑
3
樁長
mm
+100
根據(jù)管或垂球測孔深
4
樁垂直度
%
1.5
用經(jīng)緯儀測樁管
5
褥墊層夯填度
0.9
用鋼尺量

4.2特殊工藝或關鍵控制點的控制
特殊工藝或關鍵控制點的控制

序號
關鍵控制點
控制措施
1
樁徑、攪拌的均勻性
成樁7d后,采用淺部開挖樁頭,檢查
2
樁徑、攪拌的均勻性
成樁3d內,用輕型動力觸探(N10)檢查每米樁身的均勻性
3
承載力
進行復合地基載荷試驗,單樁載荷試驗

4.3質量記錄
4.3.1 水泥的出廠合格證及復檢證明
4.3.2 試樁施工記錄、檢驗報告
4.3.3施工記錄
4.3.4施工布置示意圖
5施工注意事項
5.0.1縮頸、斷樁:
控制拔管速度,一般為1-1.2m/min。用浮標觀測(測每米混凝土灌量是否滿足設計灌量)以找出縮頸部位,每拔管0.5-2.0m,留振20s左右地質情況掌握留振次數(shù)間或者不留振)。 
出現(xiàn)縮頸或斷樁,可采取擴頸方法(如復打法、翻插法或局部翻插法),或者加樁處理。
每個工程開工前,都要做工藝試樁,以確定合理的工藝,并保證設計參數(shù),必要時要做荷載試驗樁。
在樁頂處,必須每1.0-1.5m翻插一次,以保證設計樁徑。
5.0.2灌量不足:
季節(jié)施工要有防水措施,特別是未澆灌完的材料,在地面堆放或在混凝土罐車中時間過長,達到了初凝,應重新攪拌或罐車加速回轉再用。
克服樁管沉入時進入泥水,應在沉管前灌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碎石混合材料,起到封底作用。
5.0.3成樁偏斜達不到設計深度:
施工前場地要平整壓實(一般要求地面承載力為100-150KN/m2),若雨期施工,地面較軟,地面可鋪墊一定厚度的砂卵石、碎石、灰土或選用路基箱。
遇到硬夾層造成沉樁困難或穿不過時,可選用射水沉管或用“植樁法”(先鉆孔的孔徑應小于或等于設計樁徑)。
選擇合理的打樁順序,如連續(xù)施打,間隔跳打,視土性和樁距全面考慮。滿堂紅補樁不得從四周向內推進施工,而應采取從中心向外推進或從一邊向另一邊推進的方案。
6成品保護
6.0.1 樁施工完后,經(jīng)7d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進行基礎開挖。
6.0.2 設計樁頂標高不深(小于1.5m),宜采用人工開挖,大于1.5m方可采用樁機械開挖,但下部預留500mm用人工開挖,以避免損壞樁頭部位。
6.0.3不可用重錘或重物橫向擊打樁體。
6.0.4樁頭剔至設計標高,樁頂表面應鑿至平整。
7安全健康與環(huán)境管理:
7.1施工過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施工過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序號
作業(yè)活動
危險源
控  制  措  施
1
現(xiàn)場管理
人員傷害
成孔時,距振動錘,落距,沖擊錘6m范圍內,不得有人員走動或進行其他作業(yè)
2
樁機安放
人員傷亡或設備損壞
振動沉樁機操作時應安放平穩(wěn),防止沉管時突然傾倒或樁管突然下落,造成事故
3
振動沉管
樁架抬起
振動沉管樁機沉管時,如采用收緊鋼絲繩加壓,應根據(jù)樁管沉入度隨時調整離合器,防止抬起樁架,發(fā)生事故,施工過程中如遇大風,應將樁管插入地下嵌固,以保證樁機安全
4
施工用電
觸電
施工場內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應持證電工去管,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設置漏電保護器,F(xiàn)場電線、電纜必須按機室架空,嚴禁拖地和亂拉、亂搭

7.2 環(huán)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
環(huán)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

序號
作業(yè)活動
環(huán)境因素
控  制  措  施
1
水泥進場、垃圾出場
揚塵
水泥運輸表面覆蓋
建筑垃圾運輸表面覆蓋
道路要經(jīng)常維護和灑水,防止造成粉塵污染
2
現(xiàn)場清理
建筑垃圾
施工現(xiàn)場應設合格的衛(wèi)生環(huán)保設施,施工垃圾集
中分類堆放,嚴禁垃圾隨意堆放和拋撒
3
機械使用
廢油
施工現(xiàn)場使用和維修機械時,應有防滴漏措施,嚴禁將機油等滴漏于地表,造成土地污染
4
灌注樁施工
廢水
施工廢水、生活污水不直接排放,設置沉淀池,沉淀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