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混結構的優(yōu)點
磚對施工場地和施工技術要求低,可砌成各種形狀的墻體,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學穩(wěn)定性和大氣穩(wěn)定性?晒(jié)省水泥、鋼材和木材,不需要模板,造價較低,施工工藝與施工設備簡單。磚的隔聲和保溫隔熱性要優(yōu)于混凝土和其他墻體材料,因而磚混結構在低層住宅建設中被廣泛采用。但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一些質量問題,如何把控施工中質量問題,具體來看一下吧。
主要的施工質量問題
鋼筋施工中的問題
縱向鋼筋上下錯位。由于柱筋定位放線時偏離設計位置或磚砌體預留柱位時上下樓層位置偏差,造成柱筋上下錯位,以致不得不采取彎折措施以“歸位”。其結果是構造柱上下軸心不對位,違反了規(guī)范要求,嚴重影響了抗震功能。
鋼筋搭接不規(guī)范?v向鋼筋的下料長度通常以樓層高度為依據(jù),即層高+35d,并通常將搭接位置設在每一樓層的樓面上。但很多工程的柱筋搭接隨意,搭接長度也未滿足35d的要求,甚至還出現(xiàn)了I級鋼筋單端彎鉤或兩端都不彎鉤的情況。在同一截面的接頭數(shù)量不符合要求。
箍筋松散、歪斜且數(shù)量不足。箍筋施工存在問題較多,未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如綁扎間距過大或大小間距不等。在砌體施工期間,由于成品保護不好,造成嚴重滑移、歪斜、松散。
不按規(guī)定加密箍筋。按規(guī)范要求,柱與圈粱相交時,節(jié)點處一定范圍內應加密箍筋。加密范圍在圈梁上下均不應小于1/6層高或450mm,間距不宜大于100mm,在縱筋搭接區(qū)段內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但實際施工中,上述要求未向操作人員交底,從而造成了質量隱患。
箍筋彎鉤長度及角度不規(guī)范。規(guī)范中對構造柱箍筋的彎鉤角度及長度雖未作明確規(guī)定,但提出“對于有關模板、鋼筋和混凝土的一般要求,應按照GB 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執(zhí)行”。基于這一點,經(jīng)查該規(guī)范第3.3.4條規(guī)定: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并指出了對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結構,彎鉤的角度為135°。
拉結筋的擺放問題。規(guī)范規(guī)定240厚墻與構造柱應沿墻高每500mm設置2¢6(墻體每增加120厚增加106)水平拉結鋼筋連結,每邊伸入墻內不應小于1000mm。但實際施工中,拉結筋經(jīng)常漏放或錯放,拉結筋錨固長度不足及端頭未作彎鉤。
淺述磚混結構施工中質量問題_1
混凝土施工存在的問題
骨料級配問題。構造柱的截面尺寸一般為240mm×240mm,混凝土澆筑高度一般都超過2.6m。對于這樣較小的斷面尺寸,為保證混凝土澆筑順暢密實不出現(xiàn)卡殼斷條情況,規(guī)范提出骨料粒徑不宜大于20mm,但許多施工現(xiàn)場對骨料選配很不認真,往往由于骨料過大而出現(xiàn)不密實和斷條情況。
坍落度問題。規(guī)范要求構造柱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50~70mm,以利于混凝土通過振搗充分流入馬牙槎洞內,從而有效地與砌體結合。但實際施工中因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流動性不好,加之振搗不密實,造成混凝土內部出現(xiàn)孔洞,表面出現(xiàn)蜂窩、麻面,特別是根部易出現(xiàn)爛根現(xiàn)象,轉根部清理不切底。規(guī)范要求構造柱根部應預留清掃口,以便清除砌筑時的落地灰、碎磚塊等雜物。但很多施工現(xiàn)場不留清掃口或清理不凈,結果是層層柱根隔層,整個構造柱實質是一個多處斷條的鋼筋連體柱,且斷點叉均在樓面上鋼筋搭接處,這樣柱子不但無法起抗震作用,反而破壞了墻體節(jié)點處的整體性。
新老混凝土結合不良。規(guī)范規(guī)定混凝土施工縫必須用水沖洗、潤濕,再鋪1~2cm厚水泥砂漿后方可繼續(xù)澆筑混凝土,而實際施工時這道工序往往被取消。
砌體施工中的問題
磚澆水濕潤程度不夠
磚澆水濕潤程度不夠是轉換結構砌體施工中的常見問題,磚在砌筑前澆水濕潤是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應提前1d對磚澆水濕透,不應再使用時臨時澆水。干磚嚴禁上墻。磚澆濕后,灰縫中砂漿的水分不會很快被磚吸收,從而使砂漿強度正常地增長,并且增強了磚與砂漿間的粘結,還能使砂漿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從而便于操作,有利于保證砌體的砂漿密實飽滿。對磚的含水率應該控制在一定范圍,而且還要規(guī)范澆水的方法。磚澆水濕潤后的理想含水量為飽和含水率的2/3,約10%~15%。在工地檢查中,以將磚砍斷,其斷面四周的飲水深度達到10~20mm即可。
砌體的水平灰縫厚度失控
砌體的水平灰縫厚度失控對于磚混結構砌體施工有著重要的影響。砌體的水平灰縫厚度與砌體的抗壓強度是緊密相關的。水平灰縫厚度越大,砂漿的橫向變形也越大,從而增大了磚的附加拉應力,使砌體的抗壓強度降低。多年來在砌體施工時多采用三一砌磚法,這種砌筑方法只要砂漿稠度適當,一般是能使砂漿飽滿度達到80%,而且砂漿也能擠進豎縫。但如果采用先鋪砂漿再擺磚的鋪灰擺磚法,有的會鋪很長,由于砂漿中磚吸走水分,鋪的砂漿就會失去其可塑性,使得砂漿飽滿度達不到標準規(guī)定值的要求。
水平灰縫砂漿不飽滿
磚砌建筑的水平灰縫砂漿不飽滿會使磚部容易受壓彎曲,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建筑的抗壓能力。GB50203—2011《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中對磚砌水平灰縫砂漿的飽滿度進行限制,規(guī)定飽滿度不應該低于80%,對規(guī)定加強對建筑的水平灰縫砂漿的飽和度進行檢驗,將其作為主要檢驗環(huán)節(jié)。水平灰縫砂漿的飽和度在一定條件下受砌筑方法的影響,我國北方在砌筑上一般都是采用“三個一”砌筑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這種砌筑方法只要砂漿稠度適度就會使得水平灰縫砂漿達到飽和度范圍之內。在我國南方一般砌筑辦法選擇先鋪灰在鋪磚,在這個過程中砂漿中的水分容易被磚吸收,使得砂漿的飽和度降低,這樣水平灰縫砂漿的飽和度就很難達到標準水平。
磚砌體接處處理不達標
磚混結構的建筑,在墻體建設時縱向和橫向墻體同時進行可以使得相接處牢固。但是有時在相接處要進行中斷,但是中斷是有一定要求的,“砌體臨時間斷處地高度差不得超過一步腳手架的高度”“對不能砌筑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該砌成斜槎”這些規(guī)定對墻體在堿性臨時間斷時可以實現(xiàn)墻體的牢固。磚砌建筑的接處點牢固程度影響整體建筑的牢固性能,這種影響在一定情況下是隱性的,但是當建筑受到重大外力作用時會毀滅,因此為了磚混結構的建筑物的抗壓能力的提高,在縱橫接處地墻體要做到質量過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建筑的抗壓能力的提高。
組磚方式錯誤
磚體在進行組磚方式時是有一定規(guī)定的,比如墻體適合采用一順一丁,梅花丁或者三順一丁的方式,磚柱不適用包心砌法。組磚方式以前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但是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建筑的外形要求越來越多樣化,在組磚方式上沒有選擇合適的方式導致建筑的承載力下降,造成了建筑倒塌現(xiàn)象。
對磚和砂漿的不重視
影響磚砌強度的因素包括磚和砂漿的質量,當這兩者之間的任意一個強度降低一級就會使磚體強度降低最少15%,如果兩者的強度都降低則會更大的影響砌體的強度。施工隊伍在施工之前沒有對磚和砂漿進行檢查,同時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對二者的配比進行相關的研究,這些都會降低磚混結構建筑物的抗壓水平。
有效的控制措施
鋼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控制垂直度。為保證構造柱在施工過程中保持垂直,各層施工前均應首先定準柱子的軸線位置。砌筑中嚴格控制砌體垂直度。以磚為模會直接影響柱的垂直度,故砌筑過程中應隨時調整已綁扎的鋼筋籠,可用柱與砌體的拉結筋來固定。
鋼筋下料應準確?v筋下料長度是以一個樓層高度加上搭接長度及彎鉤長度為準的。箍筋的彎鉤角度應按抗震要求為135°計算。箍筋制作時應計入加密區(qū)的增加數(shù)量。
拉結筋。應按樓層所需數(shù)量事先制作拉結筋并放在砌筑操作現(xiàn)場,保證隨用隨拿,防止漏放。拉結筋不宜在構造柱中部穿過,應靠在柱縱筋邊,以免澆筑混凝土時受阻。
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
粗骨料粒徑不應大于2cm,現(xiàn)場可備篩子進行篩選或直接選購合適骨料。
多數(shù)現(xiàn)場施工構造柱采取一個樓層高度(2.6~3.0m)一次性澆筑混凝土的方法,因此必須對混凝土的級配、坍落度、振搗方式嚴格控制,認真按規(guī)范要求操作。
混凝土澆筑前應認真清掃柱根施工垃圾。為方便清掃口內垃圾清理,每層柱混凝土澆筑時都應超過樓面板高度5cm左右。清掃口宜在樓層砌筑時分2~3次清理;炷琳綕仓坝们逅疀_洗柱根,然后按規(guī)范要求,先澆筑1~2cm厚水泥砂漿。
砌筑質量控制措施
在每道工序施工前進行施工技術、安全交底,落實責任制,加強質量管理。隨時抽查砂漿的強度和飽滿度,外加劑嚴格按有關規(guī)范進行使用。應保證構造柱的軸線與墻體軸線一致,結構應對位。嚴格控制垂直度。馬牙槎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先退后進。馬牙槎處的砌筑砂漿應飽滿密實。保持磚模的表面清潔,對擠揉出來的砂漿應用工具隨手清除,防止凸出的砂漿被進入構造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