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建設的需要,地下工程的數(shù)量有了明顯的增加,地下室防水是建筑產(chǎn)品的一項重要使用功能,不僅關系到人們居住和使用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而且還影響到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和使用壽命。因此,在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時,必須嚴格挑選防水材料,控制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的施工,重點處理特殊部位的防水。本文分析了地下防水工程滲漏水的原因,并探討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關鍵詞:地下防水工程;滲漏;施工技術

一、地下防水工程滲漏水的原因 

(一)結構設計與防水設計處理不當 

防水設計與工程結構設計未很好結合,結構形式設計過于復雜,不利于防水;防水和管道線路沒有很好的配合,其細部結構不當,往往成為地下水滲入的主要通道。 

(二)防水材料選用不當 

目前防水材料市場混亂,魚目混珠,很多單位和個人為了片面地追求利潤,防水材料以次充好,使用假冒偽劣產(chǎn)品,更有甚者,鉆規(guī)范和標準的空子和漏洞。隨著商品混凝土的推廣應用,防水混凝土配制原則難以實現(xiàn)。對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作用和如何應用認識不清。材料質(zhì)量達不到設計要求造成滲漏。 

(三)施工質(zhì)量控制不嚴 

沒有領會設計意圖,導致施工方案不符合設計的要求。一味搶工期,不考慮各種方案對防水效果的影響。不研究各種防水材料的性能,施工方法與防水材料的性能不匹配。地基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降,造成結構斷裂。防水卷材粘結不牢,拐角、留槎接槎處理不好或防水層碰傷等而造成滲漏。澆筑防水混凝土時,只注重級配和外加劑而忽略了施工質(zhì)量,水灰比控制不嚴,振搗不實,產(chǎn)生蜂窩、麻面、孔洞等而造成滲漏。變形縫或穿墻管等部位的施工,未認真將橡膠止水帶、塑料止水帶部位進行定位;澆筑兩側(cè)混凝土時,任意碰撞,形成止水帶偏斜、搭接不良而造成滲漏。對混凝土澆水養(yǎng)護不夠。回填土質(zhì)量的好壞對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地下工程的外墻防水難度大,因外墻距基坑護壁距離小,使防水施工困難。 

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一)材料要求 

1、宜采用中、低水化熱水泥,如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的水化熱指標不高于275KJ/kg,不應采用早強型水泥;對防裂抗?jié)B要求較高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鋁酸三鈣(C3A)含量不宜大于8%,使用時水泥的溫度不宜超過60℃;水泥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MPa,水泥的堿含量須滿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總堿量不大于2.25kg。 

2、石子料粒徑在考慮泵送管徑以及鋼筋的筋距基礎上,盡可能采用較大粒徑和良好級配的石子,以1cm石子為宜,從而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避免混凝土裂縫產(chǎn)生。含泥量不得大于1.0%。 

3、砂應該用較大粒徑的中粗沙,細度模數(shù)以2.5~2.8mm為宜,以減少水泥及水的用量,降低水化熱,提高混凝土的抗?jié)B性能。含泥量不得大于2.0%。 

4、采用Ⅱ或Ⅰ級優(yōu)質(zhì)粉煤灰及磨細礦渣粉。高效減水劑或膨脹劑應分別符合相關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 

5、聚丙烯纖維的主要技術指標:線密度偏差率±6%;抗拉強度≥550MPa;斷裂伸長率≤28%;初始模量≥6600MPa。 

6、UEA膨脹劑,底板部位砼中摻加UEA摻量為10%(后澆帶部位14%)。 

(二)施工技術 

1、變形縫的施工 

為避免止水帶局部出現(xiàn)卷邊或接頭粘接不牢,在施工中應采取以下幾項措施:(1)選購止水時應按圖紙要求選購長度能夠滿足底板加兩側(cè)墻板的長度尺寸,如長度不能滿足要求而需接長時,可采用氯丁型801膠結劑粘結,并用木制的夾具夾緊,最好采用熱擠壓粘結方法,以保證粘結效果。(2)止水帶安裝過程中的支模和其他工序施工中,要注意不應有金屬一類的硬物操作止水帶。(3)澆注混凝土時,應先將底板處的止水帶下側(cè)混凝土振搗密實,并密切注意止水帶有無上翹現(xiàn)象;對墻板處的混凝土應從止水帶兩側(cè)對稱振搗,并注意止水帶有無相位移現(xiàn)象,使止水帶始終居于中間位置。(4)為了便于施工,變形縫中填塞的襯墊材料應改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瀝青浸泡過的木絲板。 

2、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 

通常地下室底板柔性防水層是采用“外防內(nèi)貼法”即將防水涂料涂刷或?qū)⒎浪聿恼迟N在底板下的墊層上,而底板結構混凝土直接澆筑在防水層上。由于它們之間沒有采取連接措施,防水層與結構混凝土層粘合不夠緊密,在底板變形時容易使柔性防水層與底板脫開,脫開結構的防水層又容易在地下水作用下鼓破而失去防水效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可采取虛鋪油氈、無紡布或塑料布作為隔離層,將防水層與墊層分離開,以加強與底板結構混凝土的連接。在底板變形時,其下的柔性防水層與其共同變形,防水層不易破壞,防水效果較好。 

3、墻柱防水 

澆筑凝土時,必須先用水濕潤施工縫處的混凝土面,以處處皆濕而又表面不能積水為宜,從而保證新舊混凝土結合牢固;在豎向結構混凝土結構間立有模板,在澆筑時,可能出現(xiàn)模板鋼筋掛漿使落下的混凝土少漿,從而導致模體出現(xiàn)爛根,所以應先在大模板底部,以人工方式填以厚30~50mm與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無石子砂漿;在迎水面平面上,刷一遍凈漿,再鋪一層1:1厚度為50mm膨脹水泥砂漿;澆筑時要嚴格控制分層厚度,每次澆筑厚度應控制在0.5m左右,每次澆筑墻體長度不大于30m,澆筑時應保證連續(xù)性。利用標尺檢查,將 

標尺插入模板中,標尺離度與模板等離,使標尺每步起止線與模板上口平齊,每次提升一步即為45cm。側(cè)墻屬大面積的防水施工,操作時先在基層表面涂刷水泥膠一遍,厚度約為0.3mm,干后涂刷JS復合防水涂料,涂覆要求同上。每遍涂刷應縱橫交錯施工,然后在完成面撒一層石米或粗砂。 

4、承臺底、樁頭的防水施工 

在樁頭處涂刷一層聚合物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再設置一條遇水膨脹止水條,使整個底板的防水層完全封閉,連續(xù)性更有保障,防水性能大為增強。 

5、后澆帶的防水施工 

如果正常完成JS復合防水涂料后,還可以再增設一道寬2.2m、厚3mm的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長度是底板加剪力墻高度。完成防水保護層后,回填砂墊層,以免防水層造成破壞。 

6、拆模時間控制 

一般而言,混凝土澆筑完畢后3d內(nèi)水泥水化熱產(chǎn)生的升溫達到峰值,由于熱量從表面散發(fā),加之混凝土熱導率低,內(nèi)部熱量不易散發(fā),使混凝土內(nèi)部和表面之間產(chǎn)生溫差,由此導致的溫度應力可以使混凝土表面產(chǎn)生裂縫。當工程采用木模時,由于木模的熱導率較低,施工單位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3d才開始拆模,此時混凝土內(nèi)部溫度最高,模板拆除后表面溫度迅速下降混凝土內(nèi)外產(chǎn)生較大溫差,故會出現(xiàn)大量的溫度裂縫。根據(jù)施工經(jīng)驗,在混凝土終凝后1d拆除外墻模板,對于控制裂縫較為有利。此時混凝土水化產(chǎn)生的熱量不斷生成,但未達到最高值,通過覆蓋草袋并澆水養(yǎng)護及時帶走水化熱,同時減少混凝土表面的熱擴散,減小混凝土表面與內(nèi)部的溫度梯度,防止產(chǎn)生溫度裂縫,使混凝土的平均溫差所產(chǎn)生的拉應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強度,防止產(chǎn)生貫穿裂縫。 

7、養(yǎng)護方法 

拆模后,在對拉螺栓上掛麻袋澆水養(yǎng)護,并使麻袋緊貼墻板,不間斷地澆水養(yǎng)護。針對墻板養(yǎng)護的特殊性,結合現(xiàn)場的可操作情況,可在墻板頂部布置一根細塑料軟管并間隔2—3m扎細孔,使其在通水情況下,能夠有水沿墻板壁緩慢流出,達到自動養(yǎng)護墻板的目的。 

結束語 

地下室滲漏問題的發(fā)生,除了材料選擇、設計節(jié)點、施工工藝方面的原因之外,不少施工現(xiàn)場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相應的預控措施,工人技能水平下降等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們只有從設計、施工、材料等全方面入手,并加強現(xiàn)場過程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地下室質(zhì)量問題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黃志,郭海棠.大體量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術及細部控制[J]. 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3年15期. 

[2]耿宏辰.淺談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術[J].林業(yè)科技情報,201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