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中國土地遼闊,河流眾多。我們祖先最早便是于黃河兩岸定居生息,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從遠古流傳至今,生生不息?梢姾恿鲗ξ覈呢暙I,比海洋、湖沼、山川等要大得多呢!

然而河流既有利之處,也有弊處。自古以來,水患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就如去年的長江水災一樣,破壞了無數的家園,淹沒了無數的農田、土地。不少人家破人亡。長江洪水成因于暴雨,因為長江流域氣候特征是季風氣候,因季風而形成降水,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現,一旦下游宣泄不通便形成水災。

上古時代曾有大禹治水,及后洪水依然為患,至現在還是一個大問題。因此水利工程對中國的經濟、農業(yè)、工業(yè)等都極為重要。古時治水皆著重于“蓄”,忽略了“排”,光是蓄水而不排澇泄洪。此舉只能治標,而非治本。河流與人類的關系相當密切,經濟、航運、農業(yè)、發(fā)電、工商業(yè)等皆與水利的建設有密切關系,所以必須搞好水利工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大量投入資金、人力及物力,積極建設水利工程。至1980年已建成了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澇、發(fā)電等多項工程。其中主要有葛洲堤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水利工程及三門峽工程等,決心將害河變?yōu)樵旄I绲睦,解決水患,促進經濟的發(fā)展。

二、中國水利事業(yè)

水利這一名辭首見于史記河渠書,1 也就是武帝時塞瓠子決口之后,在上位者才爭相談論水利。河渠書上曾引用《夏書:禹抑鴻水》所敘述禹引洪溝,通達漢云夢,三江五湖以及菑濟,往下到鑿離堆,涇水再到漢代時候的穿漕渠,阻塞河堤潰決等。也就是一切如防洪、灌溉、漕運等事業(yè),對水的控制以及水的利用已經完全包含了,與今日水利工程專家有著相同的目標與理想。
古時人們已經了解治水能防止洪水災害,進而加以控制利用。所以當時已有水利專業(yè)人員出現,他們對治水有一套規(guī)劃、理念。以當時治水的主旨以及法則而言,自神禹以來,不斷根據當時的需要以及形勢而時常改進,但是治水主要還是可分為疏、引、導、防及束等階段。到今日這時代則談論到蓄水間題而為第六階段,每一個階段并非不兼用其它治水方法,而治水不外乎以上所述六種方法相互為重用,也就是時勢的趨向。但若擇要舉綱,六個階段亦有其可劃分的界線。例如今日談論水利是偏重于蓄水,并不表示古人不知蓄水,只是當時筑壩的技術未達完善,因此無法談論蓄水的問題。常謂洪范所稱“鯀鄄洪水,汨陳其五行”之鄄,即是筑壩,而不是筑堤。如通鑒綱目載“鯀乃大興徒役,作九仞之城,九年迄無功。”這些都已很明白的表示并非后世所說的堤防。現在將每一個治水階分述于下:

第一治水階段:疏排時代,禹有鑒于鯀用圍堵法治水失敗,因而應用排疏法治水,從禹治水成功的那年起(公元前2268年)直到魏文候任李惺為相之年總共為1866年,是為第一期,此一階段治水以排除水患為主,而禹的時候黃河第一次改道,是在其最后二百年中(公元前602年)。

第二治水階段:引灌時代,目的在引水灌溉農田,中等河流大多開鑿用來灌溉,即賈讓治河三策,其中策實際上是引用河水來灌溉農田。有所謂“旱則開東方下水門溉冀州,水則開西方高門分河流。”水利二字,也是在此期中所釀成。第二階段上至引漳之時,下至王景治河之年(公元67)共479年。2 在這時期,以西門豹引漳江到王景治理汴江,并不是說在此期以前中國沒有灌溉,或在此時期之后中國不再談論灌溉;更不是說自此以后,中國不再談論防洪與排水。只是在此一時期中,水利工程專家們談論水利問題時以引水灌溉為主要目標。

第三治水階段:導運時代,自引溉期而踏入導運時代的開展,實在受到時勢推動而進入導運階段。其目的在溝通長江,淮河的運道,通漕運。而該期間最大的成就,為王景治理黃河,經歷981年之后才改道,而中國的南北大運河也在此期中完成,該期終于賈魯治河之年(公元1351年)共1800年。

第四治水階段:防守時代,自導運時代進入防守時代,河道的變遷與政治重心的南移實為其主因。由于政局混亂,以致河堤長期失修而發(fā)生洪患。及后,賈魯治河努力于修守,3 但黃河改道非常頻繁,故不免疲于奔命,因此這個時期最為短促。至潘季馴出現,4 治河技術才更進一步。他提倡束水攻沙的方法,在其第三次任總理河道時所應用,所以就以此年為劃分時代的界線。共227年。
第五治水階段:束約時代,這時期可說是防守時期的延伸與發(fā)展,此一期實際上仍然以治河工程為要,而治河工程重點于防守。這階段強調治河必先治沙。從潘季馴到清末共333年。5

第六治水階段:中國的水利事業(yè),如上所述,自大禹治水以來四千多年,歷代都有創(chuàng)造并加以發(fā)揚。西方對治水亦很有成就,文藝復興時期雷河那多達芬奇 (Leonardo da Virci 1452-1519) 所著的《水的流動與量計》一書,被傳教士傳到中國。而熊三拔所著的《泰西水法》于公元1612年印制發(fā)行,廣泛流傳。當時明朝大學士徐光啟常與西來教士交游,更研究《泰西水法》等有關治水書藉,有志應用于世,可惜清廷采取閉關自守的政策,直到鴉片戰(zhàn)爭才打開海禁,因此使中國的水利學者,無法再吸取泰西的新智識,以致水利事業(yè)停滯不前達三百年之久。6

1949年共和國成立之后,國家進行了多次的治水工程;春印ⅫS河、長江、運河、遼河、松花江、珠江,七大流域都先后進行規(guī)劃治理。不論筑壩防洪發(fā)電,修堰引水灌溉,國家參與程度,群眾動員人數和總投資額,都遠遠超過了歷代,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據統(tǒng)計,由1952年至1980年近三十年間,國家用于水利的資金近800億元,其中地方及社隊自籌也近之百億元。建成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澇、發(fā)電等工程設施。主要是:整修、新修堤防、圩垸、海塘165,000公里;疏浚整治排水河道,開辟排水出路;修建大型水閘241座;建成大、中小型水庫56,000萬座(解放前有大中型水庫23座),塘壩640萬處,總庫容量達4000億立方米(包括電力投資的庫容1100億立方米);建設萬畝以上灌區(qū)5000多處;機電排灌動力由解放初的9萬多馬力發(fā)展到7000多萬馬力;機電井從零開始發(fā)展到209萬眼;水利結合發(fā)電裝機900萬千瓦。

這些水利工程發(fā)揮其效益,初步控制了普遍的洪水災害,延遲黃河的決口時間,穩(wěn)定七大流域。另外,農業(yè)方面亦得到發(fā)展,全國灌溉面積由解放初的2.38億畝發(fā)展到7.1億畝,灌溉耕地的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初步治理了易澇地2.6億畝,占全部易澇耕地面積76%。其次,每年為工業(yè)和城市人民生活提供的水量達數百億立方米,解決飲用水的問題。7
1997年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累計收入各類資金370億元,比上年增加6.3%。全國新增灌溉面積2092萬畝,新增和改善除澇面積1716萬畝,修復水毀工程34.8萬處;新建、維修、加固水庫1.31萬座,堤防和渠道28萬公里。

1997年鄉(xiāng)鎮(zhèn)水利完成總投資13億元,新建工程142項,新增日供水能力110多萬立方米,受益人口177萬人,解決了10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

1980年全國小水電發(fā)電量達127.19億度,占全國農用量的39.62%。小水電已經成為農村的重要能源。

1997年水利系統(tǒng)新開工中小水電站120萬千瓦,建設規(guī)模達800萬千瓦,完成投資160億元,新增裝機18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超過800億千瓦時,均創(chuàng)造了歷史最好水平。8

1981年全國水利管理會議提出,把水利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管理上來。此后,各地水利部門集中精力加強了對現有水利工程的管理。例如:“三查三定”,查安全,定標準;查效益,定措施;查綜合經營,定發(fā)展計劃。又推行經濟責任制,以調動管理單位和職工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工程經濟實效。各地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積極利用自己管謢范圍內的水土資源、設施、人力和潛力,開展綜合經營,實行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為管理單位增加收入,為職工改善生活,提高管理單位經費自給率。據統(tǒng)計,1982年國家管理單位多種經營收入已達八億多元,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省、市、自治區(qū)實現了自給或自給有余。另外,各地繼續(xù)貫徹國家農委批轉水利部《關于在全國加強農田水利工作責任制的報告》精神。至年底,全國已有60%以上的農田水利工程實行了不同形式的管理責任制。其中山東、山西、四川、貴州等省,由于領導的重視,因而點帶面,分類指導,進展較快,成效也較大。實行管理責任制的成效是:1、從根本上解決了無人管理的問題,促進了水利工程的維修和養(yǎng)護;2、管理人員的責、權、利的結合,提高了積極性,增強了責任感;3、設備完好率提高,能源消耗減少,用水成本降低。與此同時,在農田水利建設中還普遍推行了以合同制、承包制和按受益面積分攤任務到戶的農田水利建設責任制,改變了過去吃“大鍋飯”的作法。9

一般來說,我們只知道“大躍進”是與“大煉鋼鐵”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其實在“大躍進”的年代里還有“大興水利”和“大搞群眾運動”,這是與“大煉鋼鐵”并駕齊驅的內容。1959年展開的“水利運動”又簡化成“建庫修壩運動”,有統(tǒng)計說,現在的水利設施,大部份都是以前“水利運動”所留下的產物。據《中國水利年鑒》統(tǒng)計,1990年底共有水庫83,387座,其中庫容大于1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有366座,而1000萬至1億立方米的中型水庫則有2499座,1000萬立方米以下的小水庫就有80,522座。事實上,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七十年代初,水利還有一次“小躍進”,建成了一批水壩,當時之水庫的數量多不勝數,堪稱世界之最。10

1997年引入水利部重點工程建設共14項。其中引入國家重點工程水利項目的有: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江埡水利樞紐工程、治淮骨干工程、治太骨干工程、疏勒河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項目,共8個項目。1997年,這8項國家重點工程共投資813,946萬元。11

三、農田水利開發(fā)

中國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經濟還是以農為主,因此必須搞好農業(yè)。若在這方面搞得不好,那后果實在不堪設想——中國人口高達十二億,國民的糧食主要來自農田,萬一因農田工作不好,引致缺糧,危機隨時出現——人民搶購糧食,糧食價格高漲,出現饑荒,社會動蕩……

農田開發(fā)首重于“水”,故此農田水利是十分重要的,它所涉及的范圍極廣。建國以來,農田水利建設發(fā)展迅速,成績顯著。隨著農業(yè)生產的不斷發(fā)展,農田水利建設的內容日益豐富。在水利資源的利用上,已經由單一的水源利用和開發(fā),發(fā)展到蓄、引、提相結合,地上水地下水聯(lián)合運用,灌溉、排水、除澇、治水、發(fā)電、養(yǎng)殖的全面規(guī)劃和綜合開發(fā)。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上,結合高產穩(wěn)產農田的基本建設,農田水利與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植樹造林、平整土地等其它農業(yè)建設的關系愈來愈密切,很多地方形成了以建設高產農田為中心,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同時,隨著林、牧業(yè)社隊多種經營的發(fā)展,農村人民生活的改善,諸如牧區(qū)水利、農村人畜飲水、多種經營基地的水利建設等,也都提到日益重要的地位。各地還根據需要和可能條件,因地制宜地興修了一些小型農田水利工程。12

1981年7月國家農委批轉水利部《關于在全國加強農田水利工作責任制的報告》,一年來,落實工作進展較快,到1982年年底,在已建成的農田水利工程設施落實管理責任制,和新建農田水利工程使用國家補助費推行合同制,承包制的約占60至70%,責任制的形式多種多樣。

推行農田水利責任制,是農田水利工作中的一項重大改革。它的效果是:

1、落實了管理責任制,固定了人員,明確了責任,不再吃“大鍋飯”,根本上解決了無人管理和管壞一個樣的問題。

2、把管理人員的責、權結合起來,調動積極性,不僅能管好工程用好水,而且能促進多種經營的開展,實現工程管養(yǎng)經費自給有余。

3、加強了對設備的檢修保養(yǎng),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提水成本,提高了水利資金的使用效果。

4、按勞取酬,加快了工程進度,保證了工程質量。一年來,隨著農村形勢的發(fā)展和農業(yè)生產責任制的不斷改善,農田水利責任制也有新的變化。如有的地方以大隊或工程為單位,成立灌溉服務公司。有的以河系、灌區(qū)、井片為單位,超社隊行政界限建立水利工作服務中心,把水利管理責任制和技術服務結合起來。有條件的地方還辦成了具有多種經營項目的經濟實體,使水利管理逐步專業(yè)化、企業(yè)化、社會化、科學化。13

四、水運

中國共有大小河流5萬多條,湖泊九百多個,具有發(fā)展水運的優(yōu)越自然條件。但是,現在全國除江蘇省外,大多數省、市、自治區(qū)的內河航運事業(yè)日益減弱,有的處于很困難的局面。全國內河航里程由1961年的17.2萬公里減少到目前的10.9萬公里。內河航運的貨運量在五種運輸方式中所占的比重,從1957年的14%下降到1981年的7%。內河航運成為交通運輸中突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為了大力發(fā)展內河航運事業(yè),1982年交通部在機構改革時,增設了內河航運管理局,各省、市、自治區(qū)也加強了內河航運的領導和管理工作。1982年,全國內河航運完成的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分別比1981年增長7.2%和12%。其中長江航運局在1982年完成的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比1981年增長6.7%和14.8%,開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14

1993年長江區(qū)域內河航道長度占總交通線長度的17.5%,幾乎是全國水平8.8%的兩倍;同年內河航運完成的客運量占總容運量4.52%,高出全國水平2.62%,而旅客周轉量占4.75%,內河航運完成的貨運量占總量的14.4%,貨物周轉量占25.31%,俱為全國水平的二倍多。內河航運在交通運輸體系中居重要地位。1992年江蘇省和上海市內河航道長達25,779公里,接近當時公路里程。1990年江蘇省長江產業(yè)帶內河航運貨運量14,296萬噸,高于同時公路貨運量。15

至1997年底,中國擁有內河民用運輸船舶近26萬艘、2200多萬載重噸,與1995年相比雖然有所下降,但船舶平均噸位上升,全國內河貨運仍呈增長態(tài)勢。1997年,全國內河航運完成貨運量8.5億噸,完成貨物周轉量1880億噸公里,分別比1995增長16.4%和18.5%。內河主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2,600萬噸,其中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2200萬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3萬國際標準箱。長江是中國內河航運的黃金水道,其航運情況如下:

武漢至城陵磯段:長250公里。在臨湘以下航道維護水深3.5米,可通行3000噸級輪船和3000噸級駁船組成的船隊。

城陵至宜昌段:長470公里。荊江河道蜿蜓曲折,淺變復雜,每年枯水季有20至80天不能保證標準航深2.9米。

宜昌至重慶段:長660公里。灘險很多,經過不斷整治,航道水深已由建國時的2.1米增至2.9米。目前宜昌至重慶間最大可行駛1500噸駁船,載貨1600至2500噸。1985年出川運量443萬噸,預測2000年達到2300萬噸。在三峽工程建成前,川江航道再略整治。重慶至宜賓段:長385公里。除重慶至蘭家81公里河段可通航800噸級駁船外,其余只能通航300噸以下的船只。16

現在計劃重點整治長江口航道,用十年左右時間,達到航深12.5米,保證第三、四代集裝箱船能進出上海港。同時自下而上逐段整治平流航道。蕪湖以下航深達7米以上,武漢以下航道4.5米以上,重慶以下達3.5米,并延伸千噸級道至水富,同時實現航道維護管理現代化,提高全年通航保證率。17

在水運發(fā)達的長江三角洲,內河航運形勢更好。江南運河包括蘇南和浙江內河航運量達到2億噸,其中蘇南段航運量達到1.2億噸,促進了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密西西比河的內河航運繁忙的區(qū)域。五、水力發(fā)電

新中國的電力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在黃河的治理上,已建成了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天橋、三門峽等一批發(fā)電站,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裝機容量的增加:中國的水力資源相當豐富,總蘊藏量達68,000萬千瓦,占世界第一位。解放前,發(fā)電量只有43億度,裝機總量16萬千瓦。解放后,到1981年底。全國發(fā)電量已達3093億度,裝機總容量達6900萬千瓦。

2、大批電站建成和合理分布:解放前,90%以上集中于東北地區(qū)和沿海幾個大城市。解放后,國家除了積極擴建原有電廠外,還大規(guī)模地在新興地區(qū)和電力薄弱地區(qū)興建電站。

由1961年至1970年,水電平均每年占總發(fā)電量的比率為17%,1971年至1980年為21%,1981年至1990年為22%,即自1971年開始,水電每年大概占發(fā)電總量的兩成,其余八成為火電。到1991年底,全國共建500千瓦以上的電廠3467座,其中水電站達199座。19

1997年全國電力工業(yè)基本建設完成投資1339億元,其中水電完成244億元。全年基本建設新增500千瓦及以上發(fā)電機1490萬千瓦,其中水電340千瓦。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于1997年12月8日如期實現截流,為水電站2003年或提前投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

六、黃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平方公里。黃河是一條驁桀不馴的河流,幾千年來黃河的洪水和泥沙給下游人民帶來過難以估計的災難。歷代政府為控制它、駕馭它,不斷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時至今天,黃河的安危仍然是中國人民十分關注的問題。

1949年的五十年以來黃河度過了七次較大的洪水險情,無一次決口。五十年來治河的成果歸納起來可分為下列幾項:

1、加強下游堤防:黃河首要問題是防洪,建國后對下游兩岸1350多公里的大堤,先后進行三次全面加高厚,堤身一般加高二至六米。此外,還采用“淤背固堤”的方法,確保大堤不決口,縮小災害。

2、開辟金堤,東平湖水庫滯洪區(qū):由于黃河下游河道上寬下窄,排洪力上下不一,因而出現壅水,就有決堤的危險。唯一的辦法便只有犧牲局部地區(qū)來保護大局,所以選擇適當地方開辟滯洪分洪區(qū)。五十年代初就在艾山以上先后開辟了北金堤滯洪區(qū)和修建了東平湖水庫。

3、整治下游河道:黃河是一條高于兩岸地面的懸河,含沙量高,沖淤變化難測,主槽游離不定。由于河槽極不穩(wěn)定,潛在的危險很大。為保護灘地免受水流淘刷,因而修建了一系列護灘工程,用時還建立許多堤壩等導流工程,將河槽固定下來。經過三十多年的整治,河道已經控制,河勢穩(wěn)定。

4、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這是治理黃河泥沙的根本。五十年代初中國便組織各方面有關專家對黃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積一千平方公里以上的二十條支流進行了綜合性的水土保持勘察工作,治理措施包括修建水平梯田,植樹種草,興建引洪漫地小型水利工程等,以減少土壞的侵蝕。

5、大規(guī)模興建水利水電工程:到目前為止,黃河干流已建成劉家峽、監(jiān)鍋峽、八盤峽,青銅峽、三盛公、三門峽等大型水電樞紐。另外,現在黃河流域有大、中型水庫174座,總庫容為315億立方米。有500千瓦以上的水電站80處,更有30萬畝以上的大型灌區(qū)35處,以及數以千百計的中小型灌溉站,灌溉面積6000多萬畝。在防洪、攔沙、發(fā)電,灌溉等方面起著良好的作用。

雖然在黃河的治理上取得顯著的成績,但凡事都應居安思危。事實上,黃河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其一,中游水土流失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土壤侵蝕仍在繼續(xù)。加上人口增加,新開荒土地使每年每畝土壤流失量達二十噸。

其二,近年來下游河道以每年十厘米的速度淤高。目前堤灘內地高出堤外地面一般為四至五米,高者在十米以上,并且還在繼續(xù)升高,使排洪能力日減,淤積不斷增加。

其三,滯洪區(qū)難以應用。雖然在下游開辟了北金堤,東平湖水庫滯洪區(qū),對防御特大洪水是有作用的,但這是非迫不得已也不會使用的,因為滯洪區(qū)內有許多居民和農田。據估計,利用一次北金堤滯洪區(qū)大約需要花十億元,其中包括移民安置費、農田淹沒的損失。
其四,河口段的不斷延伸,引起下游河道的逐漸老化和尾段的頻繁擺動。據多年資料統(tǒng)計,黃河下游泥沙有一半堆積在利津以下的河口三角洲地區(qū),使三角洲不斷向海中擴展。河道延長后,引起了泥沙自下而上的溯源堆積,加速了河道淤積的進度。加上河口三角洲的延伸,河口地區(qū)的治理變得更為復雜了。

總而言之,目前黃河下游還存在不少問題,下游防洪體系還有不少隱患,決口的危險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大家都認識到要搞好中游地區(qū)的水土保持是解決黃河泥沙的根本措施。然而水土保持是一個長期艱苦奮斗的工作,它不是一代或二代人,三、五十年能夠完成的,而是要幾代人,甚至一、二百年或許更長的時間,才能取得成效。21

為了根治河患,1994年河南洛陽市以北30公里小浪底開始一項龐大的水利工程,估計歷時八年完工。其總投資僅次于三峽工程,動態(tài)投資近350億元。小浪底水利工程采用“蓄清排渾”的方式,利用左岸大山挖成一平方里的空洞,在里面控地下洞井110個,作為沉沙池,配合其它泄洪工程,控制黃河水沙,克服世界含沙量最高的黃河,解除下游泛濫的威脅。小浪底位于黃河最后一段峽谷的出口,地處要沖,剛好是阻截黃河泥沙的最佳位置,泥沙是令黃河禍患頻頻的主要元兇,因此小浪底工程要控制黃河近百分之一百的泥沙,由于入水口最易被流入的黃泥淤塞,故最低的入水口深入地底79米,這樣可以防止入水洞口被泥沙淤塞,又可以避免大量泥沙磨損水閘和以水力發(fā)電的發(fā)電機車輪,如果一切順利,沉沙池的容量可以高達78億噸,令下游不再有泥沙淤積,河床20年內都不會抬高。小浪底工程是一項具有防洪、防凌、減淤、灌溉、供水、發(fā)電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樞紐工程,基本解除黃河下游凌汛威脅?側萘窟_126.5億立方米的水庫,可以令黃河中下游防洪能力由現在防御6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提高到防御100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并且為下游河道整治爭取寶貴時間,為開展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提供良好的機遇,也為黃河中下游經濟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22 1997年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實現截流,安裝6臺水輪發(fā)電機組,年平均發(fā)電量51億千瓦,是中原地區(qū)的最大水電站。2000年1月9日首臺水力發(fā)電機組正式并網發(fā)電。23

七、長江

長江以“長”而得名,全長6300多公里,流域廣達196萬平方公里,它不僅是我國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巨川之一。長江在歷史上是一個洪澇災害多發(fā)的河流,據歷史記載,自漢朝到清未的二千多年期間中,就曾發(fā)生大小洪水災害二百多次,平均每十年一次;近代自1921年以來,發(fā)生較大的洪災達十一次,約六年一次,每次都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避免洪患,國家在近數十年來努力治理長江水患,已在長江流域建設多項大型的水利工程。

1981年1月4日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成功截流,1982年全面展開這大型的第二期工程,這期工程的主要建筑物均在大江基坑內;2月開始抽水,開挖。二江電廠安裝了3臺水輪發(fā)電機組,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機組安裝投產計劃。到年底,已有5臺機組相繼投產發(fā)電,發(fā)電容量達71.5萬千瓦。汛期進行了低水頭發(fā)電試驗,機組運行良好。1982年二江電廠累計發(fā)電32.79億度(自1981年7月第一臺機組發(fā)電以來,累計發(fā)電35.04億度)。1982年三江2座船閘共運行880閘次,通過各種船只只有3.53萬艘,運送貨物349.4萬噸,客運125.3萬人。24

1994年在長江開始了更大規(guī)模的三峽工程。三峽大壩位于湖北省宜昌縣三斗坪填,距葛洲壩約40公里,大壩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每年平均流量為4510億立方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預計總投資約為2000億元人民幣。其實早在七十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實業(yè)計劃》一文中便已率先提出修建三峽的設想。1945年長江中下游出現世紀以來最大的洪水,為了全面治理長江,對整個長江流域進行了統(tǒng)一規(guī)劃,醞釀三峽工程。1960年當工程開始在即,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撤走專家,令三峽工程擱置下來,轉輾之間數十年。1992年4月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以百分之三十七的票數通過興建三峽工程。1994年12月三峽工程正式動工。
三峽水利樞紐是治江的關鍵工程,它具有防洪、發(fā)電、航運、引水、旅游等等方面的綜合效益。

1、防洪: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地面高度普遍低于洪水位數十余米,雖然沿江筑有堤防,但標準低,隱患多,所以防洪能力有限,每年的汛期往往面臨洪水的嚴重威脅。經多年的研究,認為控制宜昌以上的洪水,是消除長江中下游水患的關鍵所在。其方法是利用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對上游洪水進行控制調節(jié),就能免除荊江兩岸的毀滅性災害,更可緩解整個長江中下游的洪水威脅。另外,三峽工程對全流域型洪水(如1931、1954年)和中下游型的洪水(如1935、1980年)也有較好的作用。

2、發(fā)電:三峽水電組將安裝26臺水力發(fā)電機組,每臺機組容量68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達17,688萬千瓦,年發(fā)電量840億千瓦時,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發(fā)電后,將為華東、華中及川東地區(qū)送電,替代大量火電燃煤,減少環(huán)境污染,亦可減輕運輸的壓力,促進經濟發(fā)展。水電不需要燃料,電廠建成后,河水流過電廠,即可產生電力。水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而且水庫的水,更有凈化空氣及改良當地小氣候的作用。相比之下,煤電廠需要找空間去存放煤灰,煤灰會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加上建造煤灰場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增加發(fā)電成本。水電的另一優(yōu)點為可用以調頻及作留后備之用等。況且,水壩所儲存的河水,可隨時用以發(fā)電,遇上網內的其它電廠發(fā)生故障,可立刻增加水電的生產,以應需求。

3、航運:三峽水利樞紐的另一個效益是可以改善長江的航運條件,使長江“黃金水道”的運輸潛力得到充分發(fā)揮。長江目前的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占主國內河運的80%和周轉量的90%,按照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guī)劃,長江航道將要通過整治、疏浚、穩(wěn)定河勢,增加航深,結合興建綜合利用水利樞紐,使河道渠化,改善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的航道條件,實現港口、航道、船舶和通信導航的現代化。25

雖然三峽樞紐具多方面效益,但亦存在多方面的問題,最基本是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三峽文物古跡告急。三峽水庫滿水面高度為175米,峽谷內天然水位抬高41至110米,受三峽水庫淹沒影響的土地及文物古跡有四十多處,其中包括著名的涪陵白鶴梁枯水題刻和云陽張飛廟等,令三峽的風光不再。

此外,如何保持庫區(qū)的水質,也是頭痛的事。目前庫區(qū)江段污水排放總量達十億噸以上,長江水量巨大,因總體水質仍屬良好、但附近的江段已形成嚴重的岸邊污染帶。三峽建庫后,由于水位抬高,流速減緩,岸邊污染帶將進一步加重。

三峽工程面對的另一困難便是移民問題,因三峽水庫建成后將淹沒很多鄉(xiāng)鎮(zhèn),預計在工程施工期內共需遷移103萬人。第一期工作只遷移了94000多人,但在第二期工程便需把156米水線位下的居民全部遷移,工作量十分繁重。但最大的還是資金問題,據了解,進入第二期工程之后,資金缺口也開始擴大。在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費便要400億元,耗資極為龐大。26

此外,長江流域上游因大量采伐森林資源,導致水土大量流失,加劇河道淤塞。有鑒于此,中國在第七個五年計劃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營造長江中上游水源涵養(yǎng)林和水土保持林(簡稱“長防林”)。林業(yè)部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的總目標,初步設想用三十至四十年時間,植樹育林,建設一個有森林面積3億畝的一個防護林體系。

長防林工程主要在森林植被破壞嚴重,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和土壤侵蝕量大的地區(qū)全面展開。長江流域地區(qū)年降水量超過400毫米,而且光能熱能充足,有利于樹木生長。在人煙稠密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地區(qū)應以營造農田林網和實現四旁綠化為主,使森林覆蓋率達到10%左右。在丘陵地區(qū),坡度較大,降水量多,水土流失比較嚴重,要有效地維持生態(tài)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森林覆蓋率應達60%。

長防林工程除了要恢復和擴大長江流域的森林植被面積外,還要發(fā)揮森林的生態(tài)功能效益。長江流域人口眾多,是中國主要工農業(yè)生產中心,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壞,足以影響數以億計人口的生計。從這個角度而言,長防林建設的需要和迫切性已經清楚地顯示出來。27

八、淮河

淮河地處中國腹地,自古多災。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治淮達四十多年,投資達90多億元。筑水庫,造水閘、開運河、修堤壩、浚河道、建灌區(qū)、立樞紐,使得淮河為害大為減輕。然而,1991年夏天的特大洪水,將沿淮河兩岸決堤破壞,淹田成渠,團村成島,外洪內澇,造成了相當于法國總人口的災民,經濟損失高達400億元。

淮河的治理,不單是治洪,也不單是治澇,還得注意到旱;春恿饔虻暮闈澈,三害交惡,洪為元兇,澇隨洪而來,旱因洪烈。所謂射人先射馬,治淮先治洪。洪害不除,全盤不活,這是淮河的基本河情。早在四十多年前,周恩來總理就親自拍板訂下了治淮的總方針——“蓄泄兼籌”。

治理淮河的重點工程是加強山丘區(qū)水利建設,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搞好水土保持;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修建板橋,石漫灘等重點水庫;擴大和整治淮河上中游干道的泄洪信道,使淮北大堤達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鞏固和擴大淮河下游排洪出路;續(xù)建沂泗河洪水東調南下工程;治理包澮河、奎濉河、汾泉河、洪泄河、渦河、沙穎河等跨省骨干支流河道,并進行湖洼易澇地區(qū)配套工程建設,提高防洪除澇標準。

為了減少洪汛期間上游洪水的迅速下泄,在淮河干流和支流的上游修建了許多山谷水庫。如淠河上游的佛子嶺水庫,史河上游的梅山水庫,浉河上游的南灣水庫等三十多座大型水庫和四千多座中小型水庫,在大雨時把部分水攔蓄起來,削減洪水進入中下游、起到了防洪作用,并可進行發(fā)電和灌溉。與此同時,上游廣大山地丘陵區(qū)還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減少了水土流失。28

九、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

目前,中國除了三峽工程外,還有“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這項空前偉大的水利工程足以改善國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布局。方案構思是利用西藏高原(海拔5000米)到西北內陸盆地(海拔3380米)的落差;和西南多雨,西北干旱的降水量差距,從西藏雅魯藏布江調水至四川阿壩草地入黃河。有關科研機構建議在雅魯藏布江朔馬灘筑92米之堤壩,將水位抬高至海拔3581米,引水到波密入怒江。在夏里筑壩堵江,此壩高396米,筑成后是雅黃工程第一大水庫,往東引水入瀾滄江。在昌都麥曲水庫筑壩181米高,引水東進入金沙江。再建金沙江大水庫,壩高386米,將水引入雅礱江。在甘孜南筑壩,高100米,引水東至卜水河,經大渡河上游的多柯河和麻爾柯河,再過若爾蓋草地入黃河。流程全長達1800公里,引水量2000億立方米,工程造價逾2250億元,建設工期五年。

我國西北地區(qū),地處歐亞大陸的干旱和半干旱區(qū),氣候干燥少雨,植被稀疏,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以致農耕困難,經濟貧脊落后。為了解決西北地區(qū)日益沙漠化,必須從根本上解決水的問題。我國南水多,北水少。因此南水北調有利同時解決南澇北旱的災荒。專家估計這工程對我國經濟、社會、生態(tài)有巨大的效益:

1、增加耕地:大西線調水工程可徹底改變大半個中國的干旱問題,可增加20億畝左右的耕地,即把我國可耕地面積提高一倍;改良和更新半沙化的退化草場近50億畝;森林覆蓋率提高一倍左右。

2、根治黃河:藏水調到黃河后,每年可增加黃河水量達80億噸。按每噸水0.5元計,可得水費40億元。同時,充沛的水量可以改造西北地區(qū)的沙漠,綠化黃土高原,根絕水土流失,徹底解決黃河的泥沙問題,從而實現“圣人出,黃河清”這國人追求的盛世宏愿,消除黃河水患的危機。

3、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農業(yè)問題:西北現有可開發(fā)的沙漠4950萬公頃,荒漠5900萬公頃,合16億畝,引水后可改造成農林牧用地,足以綽有余裕地解決2030年全國16億人口的糧食問題。

4、促進電力工業(yè)的長足發(fā)展:此項工程可以利用3000米落差和年10000個流量的水量,增加數千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發(fā)電能力。充分發(fā)揮黃河現有水電站的設計能力,估計連新建成的水電站,黃河流域可年發(fā)電1924.5億度,相當于三峽水電站年發(fā)電780億度的2.5倍,年產值達38490萬億元。引水工程流域各發(fā)電站總發(fā)電量為13600萬億度,每年產值27.2萬億元,相當于1997年國民生產總值的3.4倍。

5、開發(fā)礦產、發(fā)展工業(yè):有水之后,將大大促進西北地區(qū)130種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因為開采1噸煤需1噸水,1噸石油需2.5噸水,煉1噸鋼需50噸水。水源豐富后,西北的工業(yè)可以飛躍發(fā)展,縮小東西部的經濟差距。

6、促進航運、旅游的發(fā)展:向青海湖和岱海引水1500億立方米的輸水渠實際上是一條從天津至新疆和拉薩的長達6600公里可通航萬噸級輪船的大運河。沿線可建286個港口或碼頭,1800個景點。

7、規(guī)?涨暗木蜆I(yè)工程:據初步測算,此工程直接間接共可安置職工約16000萬人。國家可以用以工代賑的方式組織西部地區(qū)大量農村勞動力參加建設,是中國最大規(guī)模的扶貧工程。西部開發(fā)后,可使人口密集的東部人口向西部轉移,促進中西部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加強民族團結。

8、根除長江水患:大西線調水工程可將四川境內長江各支流汛期的洪水全部調入黃河,可使長江沿岸流量不超過3萬立方米/秒,最高水位可比目前下降4至6米,從而達到根治長江流域水患的目標。

9、趨利避害,造福西藏人民:此工程改善西藏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大量水電有助發(fā)展西藏經濟,進藏公路的鋪設使西藏地區(qū)的水陸交通大為改善,有助文化交流。29

十、結語

古代洪水為患,西方傳說羅亞建做方舟,裝載人類和各種動植物逃避洪水。中國傳說是大禹治水,大禹聯(lián)合黃河流域各族人民與洪水搏斗數十年,終于疏導洪水,使神州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這神話反映中華民族不怕艱辛,征服大自然災難的勇氣和毅力。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五十年,不斷建設,各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其中水利工程的成就相當矚目。水利是一個重要的項目,它所影響的范疇極為廣闊,例如:農田、運輸、發(fā)電等皆與水利事業(yè)的興廢有著密切的關系,故國家及人民對水利極為重視。建國后不斷興修水利工程,使水患初步得以控制。同時灌溉系統(tǒng)更為完善,對農業(yè)發(fā)展有很大貢獻,使產量大為提高。

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夾帶著大量泥沙,淤積下游河床,使黃河決口改道,成為中華民族心腹之患。建國以來不斷綜合治理黃河,暫時未發(fā)生重大災情。但河患未能根治,黃河下游造成重大災難的危險性依然存在。因此,國家又進行了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繼績整治黃河。

除此以外,長江的水患亦不亞于黃河,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為當代中國經濟發(fā)展之重點地區(qū)。長江除葛洲壩外,三峽工程是目前觸目的工程,它是幾代科學家的心血合成品,具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如灌溉、航運、發(fā)電及防洪等。三峽工程進展和成功的關鍵在做好涉及百萬移民的艱巨工作。另外,保護流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亦極為重要,加強綜合治理,不斷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防止水土流失,這是確保庫區(qū)和整個長江流域長治久安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為了徹底解決黃河、長江水患,和西北缺水的問題,我國水利工程專家提出了大西線南水北調的鴻圖大計,這工程若能夠完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問題將被解決,黃河水含沙量大為減少。“黃河清、圣人出。”中國國勢將空前強大!建設龐大的水利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和技術,國家有條件提出這偉大的“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計劃,反映我國綜合國力大增,同時,政府也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每一項建設都是為了人民的福祉,為了國家的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