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5000年的歷史,卻少有50年的建筑。”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范柏乃的感慨再次讓“短命建筑”這一話題回到了公眾的視線。4月28日,年僅23歲的遼寧省科技館背負著126公斤的炸藥,在6秒的時間里變成了一堆廢墟。這座1982年開工、1988年建成、曾經拿過魯班獎的優(yōu)質建筑,它的離開給我們帶來一絲傷感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究竟是什么讓中國現代的建筑如此短命?
資料顯示,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每年新增建筑量最大的國家,平均每年有20億平方米的新建面積,而建筑的平均壽命卻只有25到30年。而在發(fā)達國家,美國建筑平均壽命為74年,英國甚至達到了132年。同時,短命建筑也浪費著巨大的資源。我國新建建筑每年消耗世界近40%的水泥和鋼材,而拆除后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又會給環(huán)境帶來巨大的威脅。因此,“建筑短命”現象必須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筆者總結了造成建筑短命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些建筑的工程質量本身不高,需要拆除。建筑的壽命主要由建筑的安全考慮和耐久性決定,實質上取決于工程設計和材料質量。被大規(guī)模拆遷的建筑,大多建于改革開放前期,設計和施工質量比較差,客觀上需要拆除。
二是建筑缺乏高質量的維護,降低了使用壽命。我國住宅建筑是按照50年標準驗收的,但一直缺少針對維護的規(guī)劃和保障措施,導致大部分建筑都因為年久失修、維護不到位等非天然性的破壞而降低了壽命。
三是人為原因導致許多建筑“被死亡”,例如規(guī)劃重建、地產開發(fā)、政績工程等。其實相對于以上兩個因素,這個原因現在正愈演愈烈,而這種人為導致建筑短命的原因,才更值得我們所關注,F實中,不少建筑本身沒有任何問題而難逃厄運,問題出在了不科學、不合理的市政規(guī)劃上。許多城市在市政規(guī)劃上“一套班子一個想法”,上千萬上億的工程說拆就拆,并美其名曰“形象工程”。說白了,是錯誤的政績觀在作怪,反正“拆,創(chuàng)造GDP;蓋,再次創(chuàng)造GDP”。
由此可見,建筑短命的癥結就在于這種“GDP崇拜”。
這種拆了蓋,蓋了拆的破壞式建設正是導致眾多建筑短命的罪魁禍首,也是很多城市建設和規(guī)劃難以跳出的怪圈。如果僅從創(chuàng)造GDP的角度來說,這種模式無疑是一條“捷徑”:破舊建新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拆除、新建到銷售)都創(chuàng)了GDP,特別是在房地產快速升溫升值的背景下,創(chuàng)造的產值是相當巨大的。盲目追求GDP數字,過分追求短期利益。正是這種脫離實際的政績觀,才催生了不科學的城市規(guī)劃,出現了“一套班子一個想法,一任領導一種規(guī)劃”的現象。同時,由于缺乏長遠規(guī)劃,城市建設隨意性大,建筑的質量和價值自然無法保障。于是,在缺乏后期監(jiān)管和問責的情況下,許多建筑從其誕生之日,就注定了其悲劇的一生。
但是,這種城市建設模式,正如經濟學家凱恩斯著名的“挖坑理論”:雇兩百人挖坑,再雇兩百人把坑填上,一挖一填的過程便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機會,也帶動了相關產業(yè)發(fā)展,可是社會財富并沒有增加。這就使得盡管GDP在數字上看起來很“光鮮”,而實質上卻是對社會財富的浪費和破壞。這種政績觀也是只算了經濟賬這點“小賬”,沒算文化賬和歷史賬這本兒“長遠賬”。
短命建筑的問題,年年提,年年被批,卻又屢禁不止的原因,說到這里也就不言自明了。在城市建設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必須摒棄“GDP崇拜”這種脫離實際的政績觀,停止破壞式建設,才能推動城市科學和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給我們當代人留下更多更寶貴的關于城市建設的記憶,也給后代人留下更多更好的歷史文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