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暖地區(qū)居住建筑節(jié)能標準

  (一)適用范圍

  該標準適用于嚴寒和寒冷地區(qū)設置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擴建居住建筑熱工與采暖節(jié)能設計。暫無條件設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其圍護結構宜按該標準執(zhí)行。

  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建筑、集體宿舍、旅館、招待所、托幼建筑等。

 。ǘ┬g語

  (1)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e):在采暖期起止日期內,室外逐日平均溫度的平均值。

  (2)采暖期度日數(shù)(Ddi):室內基準溫度18~C與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之間的溫差,乘以采暖期天數(shù)的數(shù)值,單位:℃·d.

 。3)圍護結構傳熱系數(shù)的修正系數(shù)(εi):不同地區(qū)、不同朝向的圍護結構,因受太陽輻射和天空輻射的影響,使得其在兩側空氣溫差同樣為1K情況下,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建筑面積圍護結構的傳熱量會改變。這個改變后的傳熱量,與未受太陽輻射和天空輻射影響的原有傳熱量的比值,即為圍護結構傳熱系數(shù)的修正系數(shù)。

  (4)建筑物體形系數(shù)(S):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外表面積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樓梯間隔墻和戶門的面積。

  (5)窗墻面積比:窗戶洞口面積與房間立面單元面積(即建筑層高與開間定位線圍成的面積)的比值。

 。ㄈ┙ㄖ锖臒崃恐笜

 。1)建筑物耗熱量指標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qH——建筑物耗熱量指標,W/㎡;

  qH·T——單位建筑面積通過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W/㎡;

  qINF——單位建筑面積的空氣滲透耗熱量,W/㎡;

  qI·H——單位建筑面積的建筑物內部得熱(包括炊事、照明、家電和人體散熱),對于住宅建筑,取3.8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