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結構設計已經這些年了,雖然算不上專家,也算不上高手,但遇到的教訓卻不少,將這些教訓總結出來,給大家分享,希望能共同提高。
一、地基基礎:
1. 較長的建筑,上部結構超長設置了溫度伸縮縫,但基礎仍然連在一起。過長的基礎,沒有設置后澆帶,或沒有使用微膨脹砼。帶地下室的基礎未指定砼的抗?jié)B等級。
2. 計算抗拔樁時,應根據樁基規(guī)范第45頁的5.2.18.2條,對側阻力乘以抗拔系數,砂土類取0.5~0.7,粘土和粉土類取0.7~0.8.并且需要進行抗拔樁的樁身承載力和抗裂驗算。
3. 樁身承載力計算時,應乘以工作條件系數對砼強度進行折減。但這個系數在各本規(guī)范中給出的數值不同,樁基規(guī)范中給出的是:預制樁1.0,干作業(yè)非擠土樁0.9,擠土樁0.8. 地基規(guī)范中給出的是:預制樁0.75,灌注樁0.6~0.7. 天津巖土規(guī)范給出的是: 預制樁0.7,干作業(yè)非擠土樁0.6,擠土樁0.55. 綜合看來,樁基規(guī)范的系數偏大。在天津巖土規(guī)范條文說明10.8條中,也明確指出:JGJ94-94規(guī)定的施工工藝系數偏大,不宜在天津市使用。 因此驗算樁身承載力時,作為設計人盡量不要去遵循樁基規(guī)范5.5.2條規(guī)定。對灌注樁的工作系數,取0.6比較合適。但應注意的是,樁身驗算時用的Q為單樁豎向力設計值,為極限值X0.5X1.35.
4. 人防地下室的底板等效荷載,分為無樁基和有樁基兩種,其中有樁基時的荷載通常是無樁基時荷載的2倍,但應該注意是,如果為單層人防地下室,通常基礎布置的都是抗拔樁,而抗拔樁的底板,應該按照無樁基的情況來取底板等效荷載。詳見人防規(guī)范條文說明的4.8.15條。
5. 高層建筑采用天然地基時,基礎埋深是總高度的1/15,而不是樁基礎時候的1/18.采用1/18計算會造成結構埋深不足。
6. 柱下條基,或柱下條形承臺梁的計算時,未考慮柱(或剪力墻)底彎矩產生的附加荷載。需要驗算樁是否抗拔,和增加附加壓力后的單樁承載力是否足夠,天然地基需要驗算Pmax是否小于1.2fae,和驗算Pmin是否大于0.
7. 在人防地下室可以設置后澆帶,但后澆帶必須避開人口口部。
8. 三樁承臺必須畫出三向板帶的配筋示意圖。
9. 梁的單面腰筋配筋率應不小于0.1%,通常在基礎地梁位置,不容易滿足。按照此要求,較寬的地梁腰筋通常需要直徑D14的鋼筋甚至更大。
10. 鉆孔灌注樁,在樁頂2m范圍內箍筋應該加密,但在樁說明和樁詳圖中,試樁詳圖的箍筋加密區(qū)應該注意。如果是場外試樁,加密區(qū)可以和工程樁一樣都采用2m,如果是用工程樁作為試樁,那么箍筋加密區(qū)應該加長,考慮靜載試驗后要進行截樁,如果只做2m的加密區(qū),截樁后樁頂就變成非加密區(qū)了,因此當現地坪與設計樁頂標高相差h米時,工程樁里的試樁,其箍筋加密區(qū)高度應為(h+2)米。
11. 地下室的筏板基礎,當采用梁下反的做法時,底板的上皮鋼筋應放在地梁上部縱筋的下面,但由于鋼筋直徑較大,現場施工起來非常困難,即使打彎成功,也會造成底板鋼筋起拱嚴重。施工單位經常把底板上皮筋改到地梁縱筋的上面進行施工。為了施工方便,為了底板受力更加合理,地下室筏板基礎設計時,最好將底板下沉50mm,地梁上部突出的50mm可以讓底板上皮鋼筋更加容易通過。
12. 承臺拉梁最好與承臺上皮一齊,不能與承臺底部一齊,如果底部一齊,由于承臺內有樁,拉梁的縱筋無法貫通。
13. 按照新的樁基規(guī)范JGJ 94-2008,空心管樁的端部承載力不再按實心樁計算,而是需要乘以折減系數。詳見08版樁基規(guī)范的5.3.8條。
14. 地下車庫抗浮驗算時,地下室地面的活荷載不計,而地下室自重的恒載需要乘以0.8分項系數,而水浮力的分項系數,當水位不會急劇變化時為1.2,當水位可能急劇變化時為1.4.
二、砌體結構:
1. 磚混結構設計時,需要由電氣專業(yè)提供電表箱的位置圖,因為在樓梯間位置有可能出現多個電表箱并排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應該按大洞口處理,洞口上部加大過梁,而較大的洞口在結構抗震計算模型中,應該體現出來。所以磚混結構設計時應仔細核對電氣專業(yè)的電表箱位置,如果出現并排的情況,應按大洞口輸入到計算模型中,才偏于安全。同時,由于電表箱一般都出現在樓梯間,可能會有樓梯梁搭在洞口過梁上方,此時的過梁應考慮樓梯梁的集中力,須加大截面和配筋。
三、框架和剪力墻:
1. 框架結構在一、二級抗震時,需要計算核心區(qū)的抗剪,PKPM會在超配筋信息中顯示節(jié)點抗剪計算是否滿足。在柱配筋信息中,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配箍面積也會顯示,但通常設計人沒有按照核心區(qū)的配箍要求來給柱子配筋,造成抗剪箍筋不足。解決方法是:柱子盡量采用D10的箍筋,或加高框架柱周圍的框架梁,以增大節(jié)點區(qū)域。
2. 一級抗震時的梁箍筋最小直徑為D10.當為7.5度區(qū)和三類場地時,高層剪力墻結構的計算等級為二級,構造等級為一級,此時應注意框梁和連梁的箍筋直徑不小于D10.
3. 剪力墻端柱的縱筋和箍筋宜按照框架柱進行構造,并全長加密,詳見高規(guī)7.2.17.3條。
4. 剪力墻轉角處的暗柱,拉筋宜采用箍筋形式,即使是構造邊緣構件,也最好采用全箍筋形式。詳見高規(guī)7.2.17條的小注。
5. 根據規(guī)范,一級抗震墻的構造邊緣構件,箍筋或拉筋的最小直徑為D8,最大間距為150mm,此時的暗柱箍筋或拉筋不能采用D10@200的做法。雖然D10@200的配筋比D8@150更大,但不滿足最大間距的要求。因此一級抗震墻的構造邊緣構件,其箍筋或拉筋最好采用D8@150,與此對應的是,剪力墻的水平分布筋最好也采用150mm的間距。
6. 剪力墻的約束邊緣構件,箍筋不宜做得太長,當暗柱過長時,不宜做大箍筋套小箍筋的形式,而應該采用兩個中等大小的箍筋,每個箍筋的長寬比不大于3,然后將兩個箍筋套搭接1/3長邊的距離。詳見抗震規(guī)范條文說明6.4.8條。
7. 教育建筑中,人數較多的幼兒園、小學的低層教學樓,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乙類。這類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較好的結構類型時,可仍按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4 6.0.8條) 因此在低層幼兒園和小學,當采用抗震性能較差的砌體結構時,應按乙類建筑考慮。詳見05SG109-1《民用建筑工程設計常見問題分析及圖示-結構設計原則、荷載及荷載效應組合和地震作用、地基基礎》的1-10頁。
8. 錯層形成的短柱,不僅是箍筋全高加密,抗震構造等級還應提高一級,詳見結構構造手冊。
9. 框架柱的箍筋間距,一二級時不應大于10倍縱筋直徑,三四級時不應大于15倍縱筋直徑。當我們采用D8@100/200的箍筋時,那么一二級框架柱的縱筋直徑最好不要小于20,三四級框架柱的縱筋直徑最好不要小于14,如果縱筋直徑過小,箍筋的最大間距就必須小于200mm.詳見抗震規(guī)范6.3.13條。
四、鋼結構
1. 鋼結構屋面面積>60m2,且只有一個可變荷載時(即沒有積灰等第二可變荷載時),不上人屋面的活荷載不是0.5KPA,而是0.3KPA.
五、荷載計算
1. 并不是所有的欄桿水平荷載都是0.5KN/M,對于學校、食堂、劇場、車站、禮堂、展覽館和體育場這些人流密集場所,設計總說明中的欄桿水平荷載應該改成1.0KN/M.
2. 算工業(yè)廠房的樓面荷載設計值時,當活荷載>4.0KPA時,分項系數1.4應該改為1.3.
3. 屋面坡度大于等于45度時,可以不考慮屋面的雪荷載和積灰荷載。坡度為25至45度時,雪荷載和積灰荷載應按插入法確定折減系數。
4. 通常不上人的屋面只考慮活荷載和雪荷載的較大值,但需注意的是,當有高低屋面的情況時,低處屋面的a=2h范圍內的雪荷載為2倍的基本雪壓,比0.5KPA的活荷載要大,在低處的屋面應考慮較大的屋面可變荷載,適當加大此位置的梁板配筋。
5. 計算風荷載的脈動影響系數時,查表中的H/B選項,B不是建筑平面的短邊寬度,而是迎風面的寬度。
六、天津地方規(guī)范規(guī)定
1. 天津地區(qū)的管樁工程,當為兩節(jié)及多節(jié)樁的管樁基礎,單樁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檢測應包括高應變檢測,檢測樁數不宜少于總樁數的2%,且不得少于5根。詳見天津管樁規(guī)范DB29-110-2004第6.3.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