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市場化經濟體系已基本形成,建設工程投資多元化的趨勢已經出現。為適應工程招標投標競爭由市場形成工程造價的需要,必須對現行工程計價方式和工程預算定額進行相應的改革。
  以國家標準發(fā)布實施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是面向我國工程建設市場,運用市場定價機制,改革工程造價管理,逐步建立由政府宏觀調控、市場有序競爭形成工程造價的新機制。建設工程計價方式的改革,標志著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發(fā)生了由傳統“量價合一”的計劃模式向“量價分離”的市場模式的重大轉變。同時也表明,我國招標制度真正開始駛入國際慣例的軌道。 
  一、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
  我國現階段建筑產品價格普遍采用“量價合一”的靜態(tài)管理模式,即通過工程預算建筑產品價格。而定額指在正常施工生產條件下,完成一定計量單位產品的人工、材料、機械和資金消耗的規(guī)定額度,盡管消耗量標準是依據施工規(guī)范、典型工程設計、社會平均水平等方面因素制定的,但最大的弊端是政府有關部門確定各種價格和管理費,甚至利潤率,完全沒有考慮企業(yè)的技術專長、勞動生產率水平、材料采購渠道和管理能力。試想一個單項工程,按照同一定額,不同企業(yè)預算的項目及其工程量應該是基本相同的,也就是工程施工圖預算造價基本相同,這種計價模式既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價格的變化,更不能反映企業(yè)施工、技術、管理水平。
  工程量清單計價按照“量價分離”原則,在建設工程施工招投標時,招標人依據工程施工圖紙、按照招標文件要求,以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為投標人提供實物工程量項目和技術措施項目的數量清單;投標人根據提供的統一量和對擬建工程情況的描述及要求,結合項目、市場、風險以及本企業(yè)的綜合實力自主報價。新型計價模式主導原則是“定額量、市價、競爭費”,即由國家主管職能部門在統一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統一工程量計算單位、統一分部分項工程的劃分、統一項目編碼的原則下,編制《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作為強制性標準在全國統一實施,把過去定額中規(guī)定的施工方法、消耗量水平、取費等改由項目或企業(yè)來確定,實現建筑產品價格市場化。 
  二、工程量清單在招標投標過程中的運作
  由于工程量清單明細地反映了工程的實物消耗和有關費用,因此,這種計價模式易于結合建設工程的具體情況,變現行以預算定額為基礎的靜態(tài)計價模式為將各種因素考慮在單價內的動態(tài)計價模式。過去的招標投標制,招投標雙方針對某一建筑產品,依據同一施工圖紙,運用相同的預算定額和取費標準,一個編制招標標底,一個編制投標報價。由于兩者角度不同,出發(fā)點不同,工程造價差異很大,而且大多數招標工程實施標底評標制度,評標定標時將報價控制在標底的一定范圍內,超過者即為廢標,擴大了標底的作用,不利于市場競爭。
  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投標,要求招投標雙方嚴格按照規(guī)范的工程量清單標準格式填寫,招標人在表格中詳細、準確描述應該完成的工程內容;投標人根據清單表格中描述的工程內容,結合工程情況、市場競爭情況和本企業(yè)實力,充分考慮各種風險因素,自主填報清單,列出包括工程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利潤和稅金等項目在內的綜合單價與匯總價,并以所報綜合單價作為竣工結算調整價的招標投標方式。它明確劃分了招投標雙方的工作,招標人計算量,投標人確定價,互不交叉、重復,不僅有利于業(yè)主控制造價,也有利于承包商自主報價;不僅提高了業(yè)主的投資效益,還促使承包商在施工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努力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yōu)勢地位。
  評標過程中,評標委員會在保證質量、工期和安全等條件下,根據《招標投標法》和有關法規(guī),按照“合理低價中標”原則,擇優(yōu)選擇技術能力強、管理水平高、信譽可靠的承包商承建工程,既能優(yōu)化資源配置,又能提高工程建設效益。 
  三、工程量清單計價對完善招標投標制的促進作用
  隨著我國建設市場的快速發(fā)展,招標投標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國加入WTO等對我國工程建設市場提出的新要求,改革現行按預算定額計價方法,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法是建立公開、公正、公平的工程造價計價和競爭定價的市場環(huán)境,逐步解決定額計價中與工程建設市場不相適應的因素,徹底鏟除現行招標投標工作中弊端的根本途徑之一。
  1、充分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規(guī)范招標投標行為
  1984年11月,國家出臺了《建筑工程招標投標暫行規(guī)定》,在工程施工發(fā)包與承包中開始實行招投標制度,但無論是業(yè)主編制標底,還是承包商編制報價,在計價規(guī)則上均未超出定額規(guī)定的范疇。這種傳統的以定額為依據、施工圖預算為基礎、標底為中心的計價模式和招標方式,因為建筑市場發(fā)育尚不成熟,監(jiān)管尚不到位,加上定額計價方式的限制,原本通過實行招標投標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卻沒有完全起到競爭的作用。
  對于市場主體的企業(yè),應具有根據其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和市場供求關系自主決定其產品價格的權利,而原有工程預算由于定額項目和定額水平總是與市場相脫節(jié),價格由政府確定,投標競爭往往蛻變?yōu)轭A算人員水平的較量,還容易誘導投標單位采取不正當手段去探聽標底,嚴重阻礙了招投標市場的規(guī)范化運作。
  把定價權交還給企業(yè)和市場,取消定額的法定作用,在工程招標投標程序中增加“詢標”環(huán)節(jié),讓投標人對報價的合理性、低價的依據、如何確保工程質量及落實安全措施等進行詳細說明。通過詢標,不但可以及時發(fā)現錯、漏、重等報價,保證招投標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且還能將不合理報價、低于成本報價排除在中標范圍之外,有利于維護公平競爭和市場秩序,又可改變過去“只看投標總價,不看價格構成”的現象,排除了“投標價格嚴重失真也能中標”的可能性。
  2、實行量價分離、風險分擔,強化中標價的合理性
  現階段工程預算定額及相應的管理體系在工程發(fā)承包計價中調整雙方利益和反映市場實際價格、需求方面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市場供求失衡,使一些業(yè)主不顧客觀條件,人為壓低工程造價,導致標底不能真實反映工程價格,招標投標缺乏公平和公正,承包商的利益受到損害。還有一些業(yè)主在發(fā)包工程時就有自己的主觀傾向,或因收受賄賂,或因礙于關系、情面,總是希望自己想用的承包商中標,所以標底泄漏現象時有發(fā)生,保密性差。
  “量價分離、風險分擔”,指招標人只對工程內容及其計算的工程量負責,承擔量的風險;投標人僅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自行確定人工、材料、機械價格和利潤、管理費,只承擔價的風險。由于成本是價格的最低界限,投標人減少了投標報價的偶然性技術誤差,就有足夠的余地選擇合理標價的下浮幅度,掌握一個合理的臨界點,既使報價最低,又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另外,由于制定了合理的衡量投標報價的基礎標準,并把工程量清單作為招標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規(guī)范了投標人計價行為,又在技術上避免了招標中弄虛作假和暗箱操作。
  合理低價中標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選擇所有投標人中報價最低但又不低于成本的報價,力求工程價格更加符合價值基礎。在評標過程中,增加詢標環(huán)節(jié),通過綜合單價、工料機價格分析,對投標報價進行全面的經濟評價,以確保中標價是合理低價。
  3、增加招投標的透明度,提高評標的科學性
  當前,招標投標工作中存在著許多弊端,有些工程招標人也發(fā)布了公告,開展了登記、審查、開標、評標第一系列程序,表面上按照程序操作,實際上卻存在著出賣標底,互相串標,互相陪標等現象。有的承包商為了中標,打通業(yè)主、評委,打人情分、受賄分;或者干脆編造假投標文件,提供假證件、假資料;甚至有的工程開標前就已暗定了承包商。
  要體現招標投標的公平合理,評標定標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必須有一個公正合理、科學先進、操作準確的評標辦法。目前國內還缺乏這樣一套評標辦法,一些業(yè)主仍單純看重報價高低,以取低標為主。評標過程中自由性、隨意性大,規(guī)范性不強;評標中定性因素多,定量因素少,缺乏客觀公正;開標后議標現象仍然存在,甚至把公開招標演變?yōu)橥该鞫葮O低的議標。
  工程量清單的公開,提高了招投標工作的透明度,為承包商競爭提供了一個共同的起點。由于淡化了標底的作用,把它僅作為評標的參考條件,設與不設均可,不再成為中標的直接依據,消除了編制標底給招標活動帶來的負面影響,徹底避免了標底的跑、漏、靠現象,使招標工程真正做到了符合“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承包商“報價權”的回歸和“合理低價中標”的評定標原則,杜絕了建設市場可能的權錢交易,堵住了建設市場惡性競爭的漏洞,凈化了建筑市場環(huán)境,確保了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了我國有形建筑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總之,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建筑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適應國際國內建筑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它對招標投標機制的完善和發(fā)展,建立有序的建設市場公平競爭秩序都將起到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