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場地地理特征

  場地邊界由規(guī)劃部門根據(jù)地形圖上標明的坐標確定,而地形圖同時也直觀地反映出場地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因此,對于與場地邊界及其地形地貌密切相關的幾個元素如地形圖、坐標、高程、等高線等,必須有清晰的概念。
  一、地形圖
  地形圖是按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關系和專用符號把地面上的地形(如平原、丘陵等)和地物(如建筑、道路等)通過現(xiàn)場測量并結合其他輔助技術手段繪制而成的。
  地形圖的比例尺,是圖上一段長度與地面上相應的一段實際長度的比值。區(qū)域性地形圖常用l/5000~1/10000比例尺,總圖常用l/500~l/1000比例尺。在進行場地選擇和場地設計時,可以使用1/5000比例尺的區(qū)域地形圖或l/500~1/1000比例尺的場址地形圖。
  地形圖上用以表示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物的特定符號也叫圖例。地形圖的主要圖例有地物符號、地形符號和注記符號三大類,不能相互混淆。
  二、方向與坐標
  地形圖的方向通常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地形圖上任意一點的定位,是以坐標網(wǎng)的方式進行的。坐標網(wǎng)又分為基本控制大地坐標網(wǎng)和獨立坐標網(wǎng)。坐標網(wǎng)一般以縱軸為X軸,表示南北方向的坐標,其值大的一端表示北方,坐標網(wǎng)以橫軸為Y軸,表示東西方向的坐標,其值大的一端表示東方。
  三、高程
  地形圖是用高程(或標高)和等高線來表示地勢起伏的。所謂高程,就是以大地水準面(如青島平均海平面)做零點起算到地面上一點的鉛錘距離,也稱為絕對高程或海拔,采用來測量點與任意假定水準面起算的高程,叫相對高程。我國目前采用的是:“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他是以青島驗潮站自1953~1977年長期觀測記錄黃海海水面的高低變化,取其平均值確定為大地水準面的位置(其高程為零),并以此為基準測算全國各地的高程,故將與此相對應的高程系統(tǒng)稱為黃海高程系(也稱絕對標高),而將與相對高程相對應的高程系統(tǒng)稱為假定高程系。
  四、等高線
  等高線是把地面上高程相同的點在圖上連接起來而畫成的線,即同一等高線上各點的高程都相等,一般情況下,等高線應是一條閉合曲線。利用等高線可以把地面加以圖形化描述,在建筑或景觀規(guī)劃中,以等高線為底圖進行規(guī)劃設計是一種常用的手段。
  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叫等高線間距;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稱為等高距。在同一張地形圖上等高距是相同的;而等高線間距是隨著地形變化而變化的,且等高線間距與地面坡度成反比。地形圖上采用多大的等高距一般取決于地形坡度和圖紙比例,一般比例越大或地形起伏越小采用等高距越小,反之則采用較大等高距。一般l/500、1/1000地形圖上常用lm的等高距。
  五、用等高線表示的幾種典型地形
  地球表面的起伏相差很大通常將其分為平原和高地兩大類。凡地面起伏不大,大多數(shù)坡度在20以內的地區(qū)稱為平原(或平地)。高地又分為—丘陵、山地和高山地。其地面坡度多數(shù)在20一60之間的地區(qū)稱為丘陵地;其地面坡度多數(shù)在60一150之間的地區(qū)稱為陡坡地(或山地);其地面坡度大多數(shù)大于250稱為高山地。
  (一)山頭與洼地
  山頭與洼地的等高線皆是一組閉合曲線;在地形圖上區(qū)分山頭或洼地的準則是:凡內圈等高線的高程注記大于外圍者為山頭,小于外圈者為洼地。如果等高線上沒有高程注記,則常用示坡線表示。示坡線就是一條垂直與等高線而指向下坡滑方向的細短線。
  (二)山脊與山谷
  山脊是順著一個方向延伸的高地。山脊上相鄰的最高點的連線稱為山脊線。山脊的等高線表現(xiàn)為—組凸向低處的曲線。
  山谷是沿著一個方向延伸的洼地。貫穿山谷量低點的連線稱為山谷線。山谷等高線表現(xiàn)為一組凸向高處的曲線。
  山脊附近的雨水必然以山脊線為分界線,分別流向山脊的兩側。因此,山脊線又稱為分水線。而在山谷中,雨水必然由兩例山坡流向山谷底,集中到山谷線而向下流。因此,山谷線又稱集水線。
  (三)鞍部
  鞍部是兩個山頂之間呈鞍形的部位,鞍部往往是山區(qū)道路通過的地方,也是兩個山脊和兩個山谷匯合的地方,鞍部等高線的特點是在一大的閉合曲線內套有兩個小的閉合曲線。
  (四)其他幾種地形
  其他幾種地形:擋土墻、峭壁、土坎、填控邊坡。
  例:1/1000場址地形圖上等高線高差的要求為下列何項?(B)
  A.0.10--0.20m
  B.0.50--1.00m
  C.1.50--2.00m
  D.2.50~5.00m  六、氣象
  1.建筑氣候區(qū)劃
  為區(qū)分我國不同地區(qū)氣候條件對建筑物影響的差異性,明確各氣候區(qū)的建筑基本,提供建筑其氣候參數(shù),從總體上做到合理利用氣候資源,防止氣候對建筑的不利影響,有關部門制定了中國建筑氣候區(qū)劃標準。建筑氣候的區(qū)劃系統(tǒng)分為一級區(qū)和二級區(qū)兩級,一級區(qū)分7個區(qū),二級區(qū)分20個區(qū)。
  2.風象
  由風向、風速、風級組成。
  (一)風向
  風向表示風吹來方向。其中又包含以下幾個內容:
  (1)風向頻率:某月、季、年、數(shù)年某一方向來風次數(shù)占同期觀測風向發(fā)生總次數(shù)的百分比,即稱該方位的風向頻率。
  (2)風向玫瑰圖:將各方位風向頻率按比例繪制在方向坐標圖上,形成封閉折線圖形,即為風向(頻率)玫瑰圖。以風向分8、16、32個方位。又有夏、冬和全年不同風頻圖形表示。玫瑰圖上所表示的風的吹向,是自外吹向中心。中心圈內的數(shù)值為全年的靜風頻率,玫瑰圖中每圓圈的間隔為頻率5%。圖中夏季系指6、7、8三個月風速平均值,冬季系指12、1、2三個月風速平均值,全年系歷年年風速平均值。
  (二)風速
  以米/秒為單位,各方位平均風速繪制方向坐標圖上,形成封閉折線平均風速圖。
  (三)風級
  根據(jù)風速確定相應的級別

  (四)污染系數(shù)
  污染源的下風向受害程度。即用較大風向頻率與該平均風速之比稱該風向的污染系數(shù):
  污染系數(shù)=風向頻率/平均風速
  為避免污染源對其他設施的危害,應將污染源布置于主導風向的下風向。
  (五)局地風
  地形、地物錯綜復雜引起的風向、風速改變,形成局地風,如水陸風、山谷風、順坡
  風、越山風、林源風、街巷風等,往往對一個局部地區(qū)的風向、風速起主要作用。因此局部風效應與地區(qū)風向玫瑰圖可能不會完全一樣。
  例:風象由(ABE)組成。
  A風向B風速C風力D風頻E風級
  3.其他氣象條件
  (一)氣溫
  通常指高出地面1.25~2.0m高處百葉窗內測得的空氣溫度,單位是攝氏度(℃)。不同地區(qū)、不同海拔、不同季節(jié)、不同時刻氣溫都不相同。地表氣溫主要取決于緯度的變化。一般而言,緯度每增加一度,冬季的氣溫平均會降低1.5℃。場地設計一般需取得的氣溫資料有:常年絕對最高氣溫和絕對最低氣溫、以及歷年最熱月、最冷月的月平均氣溫等;這對建筑的選址、布局、熱工設計、綠化、施工等都有很大影響。
  (二)降水
  降水量是指落在地面亡的雨、雪和冰雹等水質物未經(jīng)蒸發(fā)、滲透、流失等損耗而聚積在水平面上的厚度,單位:mm。一般統(tǒng)計年平均降水量、降水集中月份(雨期時間)、最高降水日、暴雨強度及其持續(xù)時間、積雪最大厚度;土壤凍結最大深度等;這是建筑的選址、布局、形式、排水、防洪、結構設計、施工及場地綠化等的重要依據(jù)。
  七、日照
  在建筑設計中,日照的概念是每天接受太陽照射的情況。日照率和太陽輻射強度有關,它是進行建筑工程熱工設計的重要依據(jù),目前我國雖無統(tǒng)一的日照標準,但日照因地球緯度不同存在差異,故不同地區(qū)均應制定相應的日照標準,并由此而確定建筑的間距、朝向和通風等規(guī)定。
  一、日照標準
  在《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中,對日照的規(guī)定是:1。每套住宅至少有一個空間獲得日照,該日照標準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50180的規(guī)定,2,宿舍半數(shù)以上的居室,應能獲得同住宅居住空間相等的日照標準;3,托兒所、幼兒園的主要生活用房,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于3h的日照標準;4,老年人住宅,殘疾人住宅的臥室、起居室,醫(yī)院、療養(yǎng)院半數(shù)以上的病房和療養(yǎng)室,中小學半數(shù)以上的教室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標準。
   二、日照間距系數(shù)
  即根據(jù)日照標準確定的房屋間距與遮擋房屋高的比值。
  日照間距D=(H-H1)/tanh
  式中:h-太陽高度角
  H-前棟房屋北檐口至地面的高度;
  H1-后棟房屋底層窗臺至地面的高度。
  日照間距系數(shù)=D/H
  八、地質
  一、地基承載力
  地基承載力系保證地基強度和穩(wěn)定的條件下,建筑物不產(chǎn)生過大沉降和不均勻沉降的地基承受荷載的能力。確定地基承載力時,應考慮下列因素:
  (一)土的物理力學性質
  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直接影響承載力的高低。
  (二)地基土的堆積年代及其成因
  堆積年代愈久,—般承載力也愈高,沖洪積成因土的承載力一般比坡積土要大。
  (三)地下水
  地下水上升時,土的天然重度變?yōu)橛行е囟,承載力也相應減小。另外,地下水大幅度升降會影響地基變形,濕陷性黃土遇水濕陷,膨脹土遇水膨脹、失水收縮,對承載力都有影響。
  (四)建筑物性質
  建筑物的結構形式、體形、整體剛度、重要性以及使用要求不同,對容許沉降的要求也不同,因而對承載力的選取也應有所不同。
  (五)建筑物基礎
  基礎尺寸及埋深對承載力也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