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在測量工作中,為了防止測量誤差的積累,提高測量的精度,對xxxx大橋的水準點進行跨河測量,對平面在全測區(qū)范圍內選定控制點構成控制網(wǎng),精度要求達到四等三角測量精度,高程測量精度要求達到三等水準測量精度,全部使用的儀器都必須經(jīng)過技術鑒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內,儀器的精度應該與控制網(wǎng)的等級相適應。
二、跨河水準測量
    跨河水準測量是將河流兩岸的水準點聯(lián)系起來,以便使橋位兩岸有一個統(tǒng)一的高程系統(tǒng)。當跨河視線長度在300米以下時,視線距離水面的高度應不小于2米,若視線長度在300米以上時,其高度應不小于3米?绾铀疁蕼y量采用覘牌水準尺,按雙轉點法施測。如圖1
 
跨河水準測量對儀器要求較高,在觀測前應對儀器進行嚴格檢驗校正。i角應校正在6″以下,當采用兩臺儀器對向觀測時,還須盡量使兩臺儀器的i角同號;應選擇無風、氣溫變化小的陰天進行觀測;晴天觀測時,上午應在日出后一小時起至9時30分止;下午應在3時起,日落前一小時的時間段內進行。
用兩臺同精度水準儀,在兩岸對向觀測時,其儀器與水準尺的安置位置應構成平行四邊形或者是等腰梯形。圖中I1、I2分別為兩岸的觀測點,A、B分別為兩岸立尺點,要求I1B與I2A的長度盡量相等,而I1A與I2B的長度大于10米,且應彼此相等。兩臺同精度儀器同時測定A、B兩點的高差應相等,其高差誤差值,對于三等水準測量應不超過8毫米。若高差之誤差在此限值內,則可取高差的平均值為最后成果。
若用一臺儀器進行觀測時,按Z字形布設跨河場地,將儀器安置于I1點,照準本岸A點近標尺按中絲進行黑、紅面讀數(shù)各一次;照準對岸I2點,按中絲進行黑紅面讀數(shù)各兩次,至此完成了上半個測回;將水準儀搬至對岸,搬運時不要碰動望遠鏡對光螺旋,在I2點安置儀器,先觀測對岸遠尺I1,再觀測近尺B。以上操作為一個測回,每一跨河水準測量須觀測四個測回。
由于跨河視線較長而無法直接讀取遠尺的分劃時,可在水準尺上裝上覘牌,持尺者根據(jù)觀測者的信號上下移動覘牌,直到望遠鏡十字絲橫絲對準覘牌上紅白交界處為止。然后由持尺者記下覘牌的讀數(shù),即為對岸遠尺讀數(shù)。
    本橋采取三等水準測量,xx岸的水準點BM10和建始岸的水準點BM6聯(lián)測,復核水準點高程。
橋位水準測量觀測記錄表
      
測站 測回 黑面 紅面 K+黑-紅 高差 平均高差
I1 1 后(A)        
  前(B)      
  后-前      
  后(B)       
  前(A)      
  后-前      
I2 2 后(A)        
  前(B)      
  后-前      
  后(B)       
  前(A)      
  后-前      
表中:K+黑-紅在三等測量中須小于2毫米,K106=4.787米,K107=4.687米,且前尺與后尺兩者的差也應該小于3毫米。如果兩測回的高差在要求的范圍之內,兩者的高差的平均值即為最后的結果。
    橋梁施工測量中,為便于觀測,兩岸分別從BM10和BM6傳水準點到引道上,將水準點設在橋位軸線的導線樁或其他就近的導線樁上,其測量方法和限差按照三等水準測量的規(guī)定進行。采用往返測量,環(huán)線閉合差為 毫米,n 為測站數(shù)。
三、平面控制網(wǎng)的建立
利用導線點D1、D2,在橋軸線xx、建始側各測設一點,在xx岸上游引道距橋軸線約300米的地方建一點,這三點與D1共同構成一個閉合導線或單大地四邊形(如圖2)。所選點位應設置在地勢較高、視野開闊、通視良好的土質堅硬便于安置儀器的位置上。導線點利用全站儀(測距精度±2mm+2ppm、測角精度±2″)進行水平角、距離的測量,測量方法和精度要求按照國家四等三角網(wǎng)測量規(guī)范執(zhí)行。
橋 位 三 角 網(wǎng) 技 術 要 求
等  級 橋軸線樁間距離(m) 測角中誤差(秒) 橋軸線相對中誤差 基線相對中誤差 三角形最大閉合差(秒)
四 2000~6000 ±2.5 1/40000 1/100000 ±9.0
五 500~1000 ±5.0 1/20000 1/40000 ±15.0
六 200~500 ±10.0 1/10000 1/20000 ±30.0
七 <200 ±20.0 1/5000 1/10000 ±60.0
    導線點布置如圖:
 
利用平面控制網(wǎng)和高程控制網(wǎng)就可以對橋梁引跨等結構施工時進行放樣,精確定位。并對以后拱肋結構的安裝的三維空間扣塔頂部偏位等橋梁幾何形態(tài)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