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方位反映了地圖的方向性,即圖面的上下左右與實地東西南北的對應關系。它是地圖的數(shù)學要素之一,可用于判別圖上要素的分布位置、分布走向及要素間的方位關系,在實際應用中也有重要意義。
我們知道,除非特別指明,一般來說,現(xiàn)代地圖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就是說,是以北為正方位的。這一定向標準是地圖學經歷了很長時期的發(fā)展才形成的,我國古代地圖的方位并不這么固定,以任何方向為正方位的都有。下面就對我國古代地圖方位的演變作一概略介紹。
早先多以南為上
我國古代制圖很早就考慮方位了!对娊·公劉》有“既景乃岡”之句,意思是在山岡上測影以定方位。西晉地圖學家裴秀創(chuàng)立的我國最早的地圖學理論制圖六體,提出了制圖時應遵守的幾條基本原則: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其中“準望”即方位的意思。不過這里的方位是指繪制地圖時要考慮地物要素間的地理位置關系,即清胡渭所說的“辨方正位,某地在東西,某地在南北之謂也”(《禹貢錐指》),它沒有規(guī)定以哪個方向為正方位。那么,我國早先的地圖方位實際情形如何?有無規(guī)律性?
我國宋以前的地圖存世極少,有關地圖制作的理論也很少,研究此前地圖的方位并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缺乏足夠的資料和證據(jù)。但根據(jù)考古發(fā)掘,結合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我們仍然可以認為,早期的地圖可能以南為上的情形較多。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幾幅早期地圖,方位多是以南為上。
1973年12月,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3幅帛地圖,為西漢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前的作品。其中《長沙國南部駐軍圖》的上方標有一個“南”字,左方標有一個“東”字,表明其方位是以南為上的。還有一幅制圖范圍比駐軍圖大的《長沙國南部地形圖》,方位與其相同。1978年河北平山縣出土的一幅約制作于公元前323年至前315年的《兆域圖》,系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王修建陵園的規(guī)劃圖,其方位也是上南下北。
古代地圖多以南為上,與古代的方位觀有關。我國古代在各個方位中,以南為尊,如古代祭天的地方就位于城市南郊。這一觀念反映在地圖上,便是把南方置于圖的上方。
地圖方位多元化
自宋以降,我國存世地圖逐漸增多。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除了有以南方為正方位的,以其它方向為正方位的也很多。如:宋代保存下來的一些石刻地圖珍品《華夷圖》《平江圖》《地理圖》《長安城圖》《禹跡圖》《九域守令圖》等,它們多是以北為正方位的。
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周應合編撰的《建康志》中附有地圖19幅,諸圖定向則是以東、西、南、北為上的都有。其中的《皇朝建康府境之圖》,是一幅以相當于現(xiàn)在的南京地區(qū)為主要制圖區(qū)域的政區(qū)圖,其方位就是以東為上。
地圖方位趨向于多元化,是由于地圖方位本身就是人為規(guī)定的,并無一定之規(guī),其選定在演變過程中尊崇南方的色彩逐漸淡化了,越來越多地考慮到不同因素的要求,尤其是使用的方便。清學者俞正燮所說的“凡輿地懸圖宜以北為上,幾案展閱之圖宜以南為上”(《癸巳存稿》),就是這個意思。如明代軍事學家、地圖學家鄭若曾的《籌海圖編》中有海防圖《沿海山沙圖》72幅,表示我國自今廣西欽州南龍港西南的海域起至遼東鴨綠江畔沿海一帶的山脈、河口、海灣、港口、島嶼、礁石以及堡、寨、營、衛(wèi)、所、烽堠等內容,這些地圖大都把大海置于圖幅的上方,大陸繪于下方,它們的方位隨海岸線的蜿蜒曲折而不斷變化。圖面這樣布局,陸地駐防軍隊觀察地形時把地圖和實地方位對應起來非常方便。這里各圖定向完全以實用為原則,而不是拘泥于某種固定的方位模式。
其實,前面介紹的早先地圖以南為上也包含著實用的因素。那時地圖主要是供帝王等人使用的。他們坐北面南,地圖以南為上供他們坐閱正好與實地方位相一致。
此外,制圖區(qū)域的形狀,作者描繪地形的角度,印版幅面的狀況等因素,也對地圖的定向有影響。
向以北為上統(tǒng)一
明末清初時期,西方先進的經緯度制圖法開始傳入我國。這一方法主要是通過觀測北極星的高度測量地球緯度的,繪制地圖時以經線方向作為定向的基礎,并以北為正方位。經緯度制圖法開啟了地圖方位向以北為上的統(tǒng)一。
在經緯度制圖法前,也有地圖以北為上,如上文提到的一些宋代石刻圖,它們?yōu)槭裁床荒芩阕鞯貓D方位以北為上的源頭?因為它們以北為上的原因不是地圖方位向以北為上統(tǒng)一的決定因素。
清初康熙年間,我國用經緯度法完成了一部全國實測地圖集《皇輿全覽圖》。圖上以通過北京的子午線為中央經線,緯線與中央經線垂直,以北為正方位。該圖自傳出內府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其它地圖編制的基礎和重要參考資料,自然它的方位標準也被沿襲下來。因此可以說,此圖集對我國地圖方位的歸于一統(tǒng)有著重要的影響。自此圖集后,當然,更確切的說法應是自經緯度制圖法得到應用后,地圖的正方位逐漸向一個方向統(tǒng)一了。
清末光緒年間,清政府組織編制了全國分省地圖集《大清會典輿圖》。其測繪章程中有一條明確地把地圖的方位規(guī)定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梢,以北為正方位這時已成為制圖的規(guī)范要求了,地圖把任一方向都可以作為正方位的局面基本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