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測量放樣中,最常用的就是正算放樣(已知該點坐標進行定點放樣),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要進行的放樣工作,這種辦法就顯得黔驢技窮了,比如在南方的山區(qū)道路施工中,往往會有高填高挖路段,有的高達幾十米,那么這些段落的填土邊線及挖方開口線放樣就給我們施工測量帶來了麻煩,如果采用常規(guī)的辦法一般會有以下幾個步驟:
1、首先放出中線
2、然后對填挖斷面進行測量
3、再估算填挖邊線距中樁的距離
4、試放出該點位置
5、對該點進行高程測量,比較該點實測高程與設(shè)計高程的差距,重新計算距中樁距離
6、重復4、5步,試放該點,測量高程,至到與設(shè)計高程相符為止
從表面看,這6個步驟并不復雜,但要完成一個點的放樣,需要大量的時間的人力,如果采用同時作業(yè),全站儀需要2~3個人,水準儀需要2~3個人,計算高程,平面關(guān)系最少1個人,那么需要的人員是5個人以上,而且計算過程也需要大量時間。
所以,這種辦法是實用的,但卻是最笨的辦法之一?赡艽蠹乙矔幸恍└玫霓k法,可省去一些步驟和時間。大家可能也會問,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此問題呢?當然有啦!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種辦法就是使用GPS(RTK)進行三維放樣,但這不是一般廣大施工單位所具備的,所以還是第二種辦法了。
第二種辦法就是大家可能已經(jīng)熟悉的反算了。
所謂反算,就是通過施工測量中任測一點,得到其坐標,然后反算該點所在樁號及距中樁的距離以及實測高程,再根據(jù)反算結(jié)果與設(shè)計值進行比較,請可實時得到該點與設(shè)計差值,及時調(diào)整放樣數(shù)據(jù),快速準確的進行放樣工作,下面將這一工作原理與大家作簡要介紹。
反算邊線放樣概念:
1、在放樣段內(nèi)將全站儀置于導線點上,該點最好有高程數(shù)據(jù)。
2、后視另一導線點,將儀器水平角置為真方位角,量取儀器高度,如該點無高程,再后視一個水準點,得出全站儀的儀器高。
儀器高=導線點高程+量取的儀器高度
儀器高=水準點高程-后視讀數(shù)+棱鏡高
3、根據(jù)該段地勢情況,估計大概邊線點位置進行測量,可得出方位角、距離、高差讀數(shù),根據(jù)這三個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該點的三維坐標。
X=測站X+cos(方位角)×距離
Y=測站Y+sin(方位角)×距離
H測=儀器高+高差讀數(shù)-棱鏡高
4、再根據(jù)該點坐標,可反算出該點所在的樁號及位置。
直線段反算:
樁號=直線段起點樁號+cos(直起點到測點方位角-直線方位角)×直起點到測點距離
距中樁距離=sin(直起點到測點方位角-直線方位角)×直起點到測點距離
注:如為負值則該點位于路線左側(cè),反之則在右側(cè)。
5、根據(jù)樁號和位置,可計算出該點的設(shè)計高程。再和測量的高程進行比較,就可得出該點的填挖高度,如果是在邊坡上,還可根據(jù)坡度算出距離邊線的移動值。
6、根據(jù)移動值,再次進行放樣,重復3~5步,至到放樣完成。
以上說了那么多,工作內(nèi)容可分為兩個,一是棱鏡立點,二是計算,如果要將以上工作減化,可以省掉的步驟就只有計算,立點是必須的。省掉的計算可以找相關(guān)的計算程序來代替,這方面的程序現(xiàn)在種類不是很多。
我向大家介紹的是“全線通-路線三維坐標處理系統(tǒng)V7.4”。它首先將你的路線數(shù)據(jù)建成一個路線三維模型。再根據(jù)你測量的第二步所得的方位角、距離、高差讀數(shù)輸入程序,便可計算出該點的坐標、樁號、距中樁距離、實測高程、設(shè)計高程、填挖高度、內(nèi)外移動值。直接了當,你只需要移動棱鏡,至到你所需要的邊線位置。
當然,“全線通-路線三維坐標處理系統(tǒng)V7.4”還有強大的路線坐標處理功能,各種線型都能計算,可出各類報表,CAd圖形等功能,還帶有文曲星野外放樣程序,給你的測量工作會帶來最大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