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題名(TM)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guān)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guān)鍵詞和分類號。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jié)構(gòu)式和公式。
在每篇文章首頁下以腳注形式注明文章收稿日期,如:收稿日期:2006-05-20
二、作者(ZZ)
文章均應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采用如下寫法:姓前名后,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復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不用連字符。姓名均不縮寫。如:
ZHANG Ying(張穎),WANG Xilian(王錫聯(lián)),ZHUGE Hua(諸葛華)。
外國作者的姓名寫法從其慣例。
對作者應標明其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江 濱
(武漢大學 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shù)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注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shù)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如:
江 濱1 ,李曉述2
(1.武漢大學 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2.中南大學 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英文作者姓名下同樣注明相應的英文項目,如:
JIANG Bin
(School of Law,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Hubei,China)
三、作者簡介(ZJ) 及工作單位(DW)
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以及研究方向。在簡介前加“[作者簡介]”作為標識。例如:
[作者簡介] 江濱(1979-),女,湖北仙桃人,武漢大學法學院2001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學習和研究國際經(jīng)濟法學。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簡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簡介]”標識后相繼列出,中間以分號隔開,最后以“。”結(jié)束。
英文作者簡介用“Biography:”(單一作者)或“Biographies:”(多作者)作為標識。
四、內(nèi)容摘要(ZY)
文章均應附中文和英文摘要,100-250字以內(nèi)。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不應出現(xiàn)圖表、冗長的數(shù)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語,并應盡量避免“本文認為”之類的空洞內(nèi)容。最后以“。”結(jié)束。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中文摘要前加“[內(nèi)容摘要]”作為標識,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為標識。
五、關(guān)鍵詞(JC)
關(guān)鍵詞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內(nèi)容的術(shù)語,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按學科級別從上至下選取3~8個,不得少于3個,并以分號隔開。中、英文關(guān)鍵詞應一一對應。中文關(guān)鍵詞前冠以“[關(guān)鍵詞]” 作為標識,英文關(guān)鍵詞前冠以“Key words:”作為標識。例如:
[關(guān) 鍵 詞] 汽油機;燃爆控制;電子點火;模糊邏輯
Key words:gasoline engines; knock control; electronic ignition; fuzzy logic
六、中圖分類號與文獻標識碼
分類號
應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 )對每篇論文標引分類號。涉及多主題的論文,一篇可給出幾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1位,多個分類號之間以分號分隔。分類號排在關(guān)鍵詞之后,其前以“[中圖分類號]”作為標識。
如:[中圖分類號] A81;D05
按照《中國學術(shù)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shù)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 ,每篇文章均應標識相應的文獻標識: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shù)論文;B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jié);C業(yè)務指導與技術(shù)管理性文章;D動態(tài)性信息;E文件、資料。中文文章的文獻標識碼以“[文獻標識碼]”作為標識。
如:[文獻標識碼] A
七、參考文獻(WX)
(一)參考文獻著錄項目
1.主要責任者(專著作者、論文集主編、學位申報人、專利申請人、報告撰寫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主要責任者只列姓名,多個責任者之間以“,”分隔,其后不加“著”、“編”、“主編”、“合編”等責任說明。
2.文獻題名及版次(初版省略)。
3.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
4.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
6.文獻起止頁碼,在正文中緊隨指示序號以(第X-X頁)形式標出。
7.文獻標準編號(標準號、專利號……)。
(二)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
對于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采用單字母“A”標識;對于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采用單字母“Z”標識。
非以紙張為載體的參考文獻應標明其載體類型。載體類型及其標識:磁帶-MT;磁盤-DK;光盤-CD;聯(lián)機網(wǎng)絡-OL。
(三)正文中參考文獻指示序號的編排格式
1.每一引文對應一個指示序號,以數(shù)字加方括號標示,手動插入,設定上標。如:[1]、[2]、…。
2.引文前有冒號及引號的,指示序號放在句號與引號外。如:他說:“知是知非而實無是無非,知是知非者應用之跡,無是無非者良知之體也。”
3.引文作為一段話的一部分,則指示序號放在引號與后面一個符號之間。如:可惜的是,因修持不足,從而牽引陽明學之高妙玄遠一途百義無反顧,“龍溪竟入于禪”〔21〕,“躋陽明而入禪”[22],遂至于流為禪狂。
在有引號的情況下指示序號始終跟在引號之后。
(四)正文后參考文獻表的編排格式
參考文獻按引文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參考文獻]”(居中)作為標識;參考文獻條目的序號左頂格,并用數(shù)字加方括號標示,如 [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一致。正文中的指示序號通常在與引文對應的標點符號的右上角,文獻的起止頁碼在正文中緊隨指示序號以(第X-X 頁)形式標出。參考文獻條目中的標點符號全部自動在宋體狀態(tài)下輸入。